09年,河南1岁半女婴肚大如怀孕吓到医生,母亲崩溃大哭揭开身世

更新时间:2022-07-27 12:06:23作者:未知

09年,河南1岁半女婴肚大如怀孕吓到医生,母亲崩溃大哭揭开身世

“我活了70多年,别说见过了,就连听都没听说过这种怪事,婴儿都能怀孕!”

“是啊,这孩子太可怜了。”

2009年,河南省漯河市康洼村发生了一件怪事,引发村民的议论。

处在舆论中心的,是村民康喜庆与王桂花的女儿康梦茹。

年仅一岁半的小梦茹,肚大如鼓,食不下咽,日夜啼哭。

去医院检查后,竟然被诊断为:小梦茹“怀孕”了。



细看小梦茹的肚子,高高隆起,占据身体一半的体重,形态和反应均与孕妇无异。

可是稚嫩婴孩,身体尚未发育,说她怀孕,岂不是无稽之谈?

然而这场看似荒诞的怪病背后,却藏着一段催人泪下的故事。

婴孩出现孕妇症状

康喜庆和王桂花都是地道的农民,但是人至中年才得了女儿,自然对女儿梦茹万般宠爱。

小梦茹生得活泼可爱,见到生人也总是露出一副天真的笑容,别提多招人喜欢了。

2009年春节过后,她的小肚子才开始鼓起来。

起初,王桂花夫妇以为孩子是吃胖了,就连邻居们都忍不住夸赞:

“这孩子养得真好,小肚子圆鼓鼓的。”

后来,事情愈发不对劲。

小梦茹的肚子越来越大,四肢却骨瘦如柴。



王桂花急忙抱着女儿去镇卫生所,医生检查后没有发现异常,以为是小儿常见的积食,便开了一些健胃消食的药。

随着时间推移,梦茹的肚子没有见小,反而像吹气一般鼓了起来,肚皮上的血管清晰可见。

一岁多的孩子,浑然不知自己得了怪病,只能用日夜啼哭来表达身体的痛苦。

夜晚,尖厉的婴儿哭声传遍半个村子。

就连街坊邻居们听了都暗暗揪心,更别提爱女如命的王桂花夫妇了。

硕大的肚子,让梦茹幼小的身体失去平衡,走路时都要用两只小手扶住肚皮,一步一挪。

王桂花只能整日抱着女儿,生怕她磕着碰着,让肚皮“炸开”。



同时,她还出现呕吐的症状。

“大肚子”、“呕吐”,种种字眼组合在一起,让大家忍不住联想到怀孕。

这孩子的症状,不是和孕妇一样吗?

可是,一岁多的婴儿,怎么可能怀孕呢?

生死两难

眼见大夫开的药毫无作用,王桂花这才和丈夫四处凑了钱,带着女儿前往漯河市大医院检查。

就连市医院的医生见到小梦茹的肚子,也忍不住吓了一跳。

医生立即给小梦茹做了详细的检查,看看她的肚子里究竟长了什么东西。



可是检查结果出来后,医生却一脸凝重,对着检查单一看再看。

医生诧异的神情,让王桂花夫妇的心瞬间提到嗓子眼。

难道女儿真的得了什么不治之症?

在等待结果的时间里,王桂花和丈夫坐立难安,心怀忐忑。

而医生接下来的话,让夫妇俩直接从忐忑转为吃惊。

“你们的女儿"怀孕"了。”

医生在梦茹的体内,发现了不完整的死胎,影像中还能清楚看到毛发和牙齿。



只不过这种“怀孕”,有一个专业的医学名词:先天性畸胎瘤。

医生推测,很可能是梦茹在母亲体内时,同时发育了异常胚胎,进入到小梦茹的体内。

确定病因后,接下来自然是如何治疗。

当王桂花询问治疗方案时,没想到医生摇了摇头:

“孩子体内的瘤子太大了,如果做手术,很有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短短一句话,无异于给年幼的女儿判了死刑。

看着怀里啼哭不止的小梦茹,王桂花百爪挠心。



她和丈夫又抱着女儿连续跑了好几家医院,可惜得到的答复一样:手术风险太大,无法操作。

王桂花急得要给医生下跪:“求求你了大夫,只要能给俺闺女治疗,如果有个好歹,俺绝对不抱怨您!”

看到夫妇俩心急如焚,医生给他们建议:

“你们可以带孩子去省城郑州看看,大医院的专家多,医疗条件先进,没准可以给孩子做手术。”

绝望之下,王桂花夫妇心里又升起一道曙光。

母亲“拒签”手术单

从漯河回到家里,他们简单收拾了行李,拿上全部积蓄坐上前往省城的大巴车。

所谓全部积蓄,也不过只有6000元。

夫妇俩急匆匆赶到河南省人民医院,没想到就连省城的医生,见到小梦茹的肚子,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医生表示,畸胎瘤并不罕见,但是这么大的瘤子却十分罕见,更别说是长在婴儿体内了。

当时小梦茹的体重只有10公斤,瘤子却有4、5公斤重,占了体重的一半。

这也就意味着除去瘤子,一岁半的小梦茹体重只剩10斤,相当于两三个月大婴儿的体重。

一岁半的婴儿,拖着近10斤的肚子,承受的痛苦可想而知。

要想治好小梦茹的病,进行手术切除是唯一的方案。



然而正如之前漯河当地医院说的一样,一旦手术,小梦茹很可能下不来手术台。

肿瘤已经严重压迫内脏,一旦打开腹腔,肺压急剧减小,有可能引发肺水肿,造成呼吸衰竭。

稍微搬动肿瘤,还有可能造成梦茹的心跳停止。

从医学角度分析,小梦茹必须尽快做手术,可是手术很可能让她当场死亡。

如果不做手术,以她的身体状况,很快会因为营养不良导致器官衰竭,同样失去生命。

医生和王桂花夫妇皆陷入两难境地,而躺在病床上的小梦茹,也出现了令人心酸的一幕。

不知是病痛的折磨还是对生存的渴望,不足2岁的孩子,多次在睡梦中流下眼泪。



那一颗颗晶莹的泪珠,犹如利刃扎在母亲王桂花心里。

她拿出手绢轻轻为女儿擦拭,自己眼中的泪水却从来没有断过。

为了帮助这个可爱又可怜的孩子,将她从鬼门关拉回来,医院决定排除万难,为小梦茹做手术。

他们组织了省城最好的专家会诊,反复商讨,制定了好几套方案,这才将手术搬上日程。

像这种大风险的手术,必须有法定监护人的签字,不然手术无法进行。

这时,令所有人意外的一幕出现了。

一直为了女儿东奔西走的王桂花,在关键时刻,却拒绝在手术单上签字。

这又是为何呢?

在众人的追问下,王桂花忍不住冲到病房外面,嚎啕大哭。



这个可怜的母亲在情绪平静后,才绝望地吐露出一句话:

“梦茹不是我们的亲生女儿,我们没权利签字啊!”

谁能想到,让王桂花夫妇宁愿倾家荡产也要为她治疗的女儿,竟是一名弃婴。

小梦茹身份揭晓

2008年2月21日,是王桂花终生难忘的日子。

那天午后,寒风料峭,王桂花从村外办完事回家,独自走在空荡的小路上。

在路过一片菜地时,一个扎眼的红色包裹,瞬间吸引了王桂花的注意力。

她快步向前,发现包裹里竟然有一名浑身赤luo的女婴,脐带还没有断掉。

北风呼啸,万物还未复苏,小小的婴儿早已冻得浑身发紫,连哭声都没有了。

王桂花见状,连忙解开棉衣,将婴儿贴身捂在怀里,带回家中。



她就用怀中的体温捂着婴儿,整整花了一下午,婴儿才再次恢复生机。

王桂花和家人仔细检查了包裹婴儿的红色褥子,却并未发现任何线索。

而婴儿的四肢和外貌正常,也看不出有什么毛病。

究竟是谁家的父母如此狠心,将刚出生不久的婴儿丢在冬天的田野里?

如果不是王桂花及时发现,婴儿很可能就此丧生。

要说王桂花,是个喜欢孩子的人。

只可惜她和丈夫结婚十几年,一直没有生育。

这个婴儿对于王桂花来说,犹如上天赐给她的女儿一般。

她说:“我一直喜欢孩子,这种喜欢是男人体会不了的,自从有了女儿,我才觉得整个家完整起来。”



小学没毕业的王桂花,和丈夫特地请本家有文化的长辈,为女儿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康梦茹。

小梦茹的到来,让王桂花体验到了做母亲的幸福。

听着女儿软糯地叫“妈妈”,王桂花的心瞬间融化了。

很快小梦茹就会跑了,整个院子都是她的笑声。

她还是一个特别懂事的孩子。

每次康喜庆下地回来,小梦茹总会搬起小板凳,用小手拍拍板凳,笑眯眯地说:“爸爸,坐。”

待康喜庆坐下后,她又颠颠地跑去厨房,拿出一个馒头递给爸爸:“爸爸,吃。”



刚会说话的小梦茹,只会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却温暖了王桂花和丈夫的心。

只可惜好景不长,小梦茹从一岁起开始患病,被病痛折磨得日夜啼哭。

即便如此,只要稍微舒服一点,她从不吝啬自己的笑容,对着爸爸妈妈露出甜甜的笑容。

女儿刚到来时,夫妻俩为了养育她忙得手忙脚乱。

生病后又四处奔波为女儿看病,一直没有时间去办理收养手续。

王桂花万万没有想到,这一纸收养手续,竟然成了救治女儿最大的阻碍。

爱的接力

我国民政部门对于收养手续有严格的规定,要经过十几项层层审批,至少需要30个工作日才能办好。

可是小梦茹的病情刻不容缓,哪里还能等得起?



当务之急,只能找到梦茹的亲生父母,让他们在手术单上签字。

王桂花火急火燎赶到家中,拿出当时包裹女儿的红色褥子。

她仔细检查了十几遍,恨不得连褥面也拆开,可是依旧毫无线索。

这就意味着,想在短时间内找到梦茹的亲生父母,无异于大海捞针。

两头路都被堵死,王桂花和丈夫再次陷入绝望。

就在这时,一个人的出现,让事情出现了转机。

他就是漯河市召陵区宣传部的赵荣立。

赵荣利在得知小梦茹的遭遇后,立即向上级汇报,获得了相关部门的重视。

事关一个小女孩的生命,政府决定特事特办,为小梦茹的收养手续开通绿色通道。

短短3天,王桂花夫妇就拿到了民政局特别办理的收养登记证。



拿到证书这一刻,王桂花抱着孩子,暂时松了一口气。

可是下一秒,担忧又浮上心头:

手术单可以签字了,但是手术费用,又上哪里去筹呢?

先前夫妻俩的6000元积蓄,早就在一次次检查中消耗殆尽,所剩无几。

尽管医院已经为小梦茹的手术减免一部分费用,可是剩下的手术费,对王桂花夫妇来说依旧是一笔天文数字。

这个疑虑,很快被打消了。

原来,就在王桂花夫妇为女儿办理收养手续时,家乡的街坊邻居默默组成了“爱心接力”。

他们自发为小梦茹捐款,家庭条件好的捐了几百,条件不好的也捐了10块、20块以表心意。



当乡亲们将捐款放到王桂花手中时,还不忘让她宽心:

“先带着闺女去治病,要是钱不够,我们再去周边村子挨家挨户凑。”

拿着这笔沉甸甸带有温度的捐款,王桂花和丈夫再度湿了眼眶。

区政府得知后,也主动加入接力,号召干部们为小梦茹捐款。

“众人拾柴火焰高”,手术费迅速凑齐,解了王桂花的后顾之忧。

政府还考虑到小梦茹身体虚弱,特地派了一辆救护车,一路护送她从家乡到郑州。



万事俱备,只差最后的手术了。

让众人为之揪心的小梦茹,会顺利挺过这一关吗?

手术成功

2009年9月14日上午8点,小梦茹被医生抱进手术室。

听着孩子的哭声,王桂花心如刀割,再次抹起眼泪:“我的闺女还不到两岁,就要受这么大的罪。”



手术室外,她和丈夫焦急难耐,仿佛时间停滞,等待女儿顺利出手术室的每一秒,都无比煎熬。

而手术室内,时间却如长了翅膀一般飞快流逝,全体医护人员都在争分夺秒,和死神搏斗。

当专家小心翼翼划开小梦茹的腹腔,出乎意料的一幕出现了:

巨大的瘤子,瞬间从切口内“蹦”了出来。

这个神奇的场景,就连从医多年的专家们,也是头一次见。



由此可见,巨大的肿瘤给小梦茹的腹腔带来多大的压力。

如果没有及时手术,任由瘤子生长,她的肚皮很可能会被肿瘤硬生生撑破。

肿瘤虽然自己“蹦”了出来,但是与小梦茹的内脏和血管紧紧相连。

专家需要细致地将它们一一剥离,稍微一个不小心,都有可能让梦茹命丧手术台。

经过4个小时高度紧张的操作,手术终于顺利完成。

看到女儿被推出手术室的那一刻,一直压在王桂花心头的包袱终于卸下。

她忍不住跪地痛哭,感谢上天,感谢所有医护人员的付出。

半个多月的康复过后,小梦茹终于可以顺利出院。



负责照料小梦茹的医护人员,早就被她的可爱“俘获”,特地送了她一本爱心相册。

里面记录了拯救梦茹时的感人时刻,以及她与医护人员甜蜜的合影和美好祝福。

康复后的小梦茹,再度像以前一样,跑跑跳跳,院子里恢复了她银铃般的笑声。

这段特殊的经历,或许不会在她的脑海中留存,但是身边人的关爱,却一直持续。

2021年,有记者再次前往小梦茹的家中采访。

昔日幼小的孩童,已经出落成13岁的恬静小女孩,但是她依旧像小时候一样爱笑。



家里的一面墙上,贴满了小梦茹的奖状,每当向人展示时,王桂花和丈夫总是一脸自豪。

小梦茹说,现在还有很多叔叔阿姨像以前一样关爱她,等她长大了,也想成为一个对社会有帮助的人。

这一幕,让所有挂念小梦茹的人们感到欣慰。

一名可怜的弃婴,在冬日野外即将冻僵,是王桂花夫妇的善良,给了她二次生命。

在她患上怪病,命悬一线时,是医术精湛的白衣天使们和所有好心人的爱心接力,将她从死神手里夺了回来。

也正是有这些平凡质朴但又伟大的爱,才有了这温暖的人间。

我是米粥的阅读时光,热爱阅读,随时分享人生百态,欢迎关注!欢迎点赞、评论与转发, 您的喜欢是我继续创作的最大动力!

本文标签: 怀孕  医生  梦茹  王桂花  女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