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市秦淮区10+10为全区师生办实事

更新时间:2022-03-31 05:56:30作者:佚名

南京市秦淮区10+10为全区师生办实事

  2021年10月20日,南京市秦淮区开展了“秦淮区教育改革发展大会”,大会现场发布《为教师办十件实事》和《为学生办十件实事》的决定,进一步激发学校办学活力、减轻学生课业负担、提升教师幸福指数、形成美好教育生态。

《为全区教师办实事的十条措施》

  将加大优秀校长教师表彰、奖励力度,拓展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渠道,优化教师岗位设置、管理机制,切实保障教师提高待遇、减轻负担、健康身心,成就幸福的教师、培养幸福的学生。

  全文如下:

  1、建立优秀校长教师定期奖励制度。新增区政府表彰项目,对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校长、教师每五年进行一次奖励。

  2、提高优秀校长教师奖励力度。提高市学科教学带头人、市优秀青年教师奖励标准。

  3、优化教师编制和岗位管理。打通中小学初、中级教师岗位比例,取消区教师发展中心职称比例限制,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延退女教师不占岗位职数,拓宽教师晋升晋级通道。

  4、设立教师特设岗位。用于聘用符合条件的在编在岗教师和引进急需紧缺、高层次高技能人才。

  5、探索试点备案制教师管理。在公办幼儿园探索编制备案制管理试点,实行员额管理。

  6、建立高层次人才引进绿色通道。拓宽特殊紧缺学科教师招聘渠道,对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省特级教师及具有设区市以上学科教学带头人称号的优秀教师和高技能人才,采取直接考察的方式公开招聘。

  7、强化教师待遇保障机制。确保义务教育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坚持绩效工资分配向班主任、教学一线教师、工作量突出教师和作出特别贡献人员倾斜。

  8、支持保障教师专业进修。加大对教师攻读相关硕博士学位学费补贴力度。

  9、关心关爱教师身心健康。确保每位教师每年体检一次,为教师购买市总工会互助互济保险。设立教师心理热线或教师心理咨询室。

  10、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建立健全各类“进校园”活动审批制度,全年综合检查评比项目不超过五项。

《为全区学生办实事的十条措施》

  将建好每一所学校、关爱每一个学生,落地夯实“双减”政策、创新实施“五项管理”、做优做强课后服务、建立健全多元评价,让每一个孩子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全文如下:

  1、好学校就在家门口。十四五期间,规划新建39所中小学幼儿园,确保全区学校优质资源全覆盖,每所学校老师好、质量好,在家门口就能上好学校!

  2、最美的风景是学校。完成37个校区改扩建,一校一景,校校皆美。做到全区学校高颜值、全智能、最安全,最美的风景是学校!

  3、名家大师进课堂。引进高校资源,丰富课程建设。邀请院士、名家、各行业人才走进中小学课堂,引导更多学生探索发现、创新创造。

  4、减负不减质。深化课堂教学改革,课上学得足、学得好;作业控总量、提质量。学业负担减下去,教育质量提起来。

  5、课后服务全升级。优化课程设计,引进校外资源,体艺活动、社团建设、动手实践项目丰富多彩,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

  6、完成作业so easy。压减作业总量和时长,切实减轻学生负担,让作业设计更科学、形式更丰富、指导更给力。

  7、“阳光食堂”吃得香。大宗食材必招标,每校配有营养师,配餐管理一条龙,监管队伍有保障,领导陪餐更温暖。在校吃得好、身体更加棒。

  8、睡觉也要“打卡”啦。每天三次“打卡”,将科学睡眠纳入课程教学体系,养成学生良好睡眠习惯。保证充足睡眠,促进身心健康。

  9、形体健美天天练。每天锻炼大于一小时,时间有保障,强度有要求,过程有监督。让“小胖子”“竹竿子”越来越少。

  10、每个人都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多元评价,扬长出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做生活和学习的主人,以肯定的力量、爱的力量、引导的力量助力每个孩子人生出彩。

本文标签: 教师  学生  作业  学校  全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