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龙“美国行”,是“灭火”也是“化缘”

更新时间:2022-12-02 12:30:44作者:智慧百科

马克龙“美国行”,是“灭火”也是“化缘”

据路透社12月1日报道,正在美国进行访问的法国总统马克龙,预计将在当地时间周四上午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与拜登举行双边首脑会谈。

这是马克龙时隔近四年再次对美国进行国事访问,也成为唯一一位对美国进行两次国事访问的法国总统;这也是拜登政府自2021年上任以来,首次以国事访问规格接待外国领导人。



资料图

标志着最高外交礼节的21响礼炮、精心设计的奢华晚宴以及丰富的行程,美国方面在外交礼仪问题上似乎无可挑剔。根据法媒所披露的行程,在周四上午的双边首脑会谈以及新闻发布会后,马克龙将在中午参加由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和国务卿布林肯主持的午宴。

而当晚还有一场外界瞩目的“重头戏”,即白宫举办的盛大晚宴。据彭博社报道,白宫在晚宴菜单上设置了缅因州龙虾、加州葡萄酒、阿斯特拉鱼子酱、俄勒冈州特色蓝纹奶酪(美国第一个获得世界级奶酪奖的奶酪)等,甚至还邀请了格莱美奖得主巴蒂斯特演出。据报道,受邀参加本次国宴的宾客人数在300-400人之间,是“美国近代历史上人数最多的国宴之一”。

不过,与白宫盛大的欢迎排场和热情的晚宴相比,美欧在经贸问题磋商上的进展却陷入到相当“寒冷”的境地,这使得马克龙本次“美国行”取得较大成果的希望黯淡了不少。舆论普遍认为,马克龙“美国行”的主要议题将是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他要在短短几天内,试图说服美国的领导人们放宽这一“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不友好”的法案的限制。

据法国政府发言人此前介绍,马克龙访美行程可能涉及到的议题还包括能源和太空领域合作、伊核协议谈判、俄乌冲突、粮食安全、气候问题等,这点从马克龙所率领的代表团成员就可以找到线索。除“第一夫人”外,陪同马克龙一同赴美的不仅有法国数位政府高官,还有商界领袖和宇航员,随行阵容庞大凸显出法国方面的重视。

有观点认为,这表明马克龙此行并不仅仅是一场普通的外交访问,而是希望进一步推动跨大西洋合作范围,探寻合作空间,寻求改变法国在双边经贸关系中“吃亏”的地位。

美欧“贸易战”?马克龙:NO!

马克龙的“美国行”无疑是一场盛大的外交表演,一方面是对美法两国跨大西洋友谊的炫耀性展示,另一方面则是向美方展示所谓的“欧盟团结”以及法国对于欧盟利益的“代言人”地位。

前者说明,去年由于美英澳成立“奥库斯(AUKUS)”联盟,澳大利亚单方面撕毁法国潜艇合同而导致美法两国关系出现裂痕的外交风波现如今基本平息;而后者则说明,如今美欧之间外交关系出现一定张力,甚至因为美方不合理的产业补贴政策,导致美欧双方或许将投身于更激烈的“贸易战”中。

今年8月,拜登签署了总价值约7500亿美元的《通胀削减法案》。其中,法案称将提供高达3690亿美元补贴,以支持电动汽车、关键矿物、清洁能源及发电设施的生产和投资,但是大多数优惠政策只有美国本土企业或在北美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企业才能享受到,这引发了欧盟方面的强烈不满。

欧盟官员称,《通胀削减法案》的一些措施可能“不公平地促使欧盟企业迁往美国”,并违反全球贸易规则。欧洲各国因此出现了许多反制美国的声音,主张欧盟该推出自己一套补贴措施,支持欧洲本土生产的产品。事实上,这些措施实际上等同于贸易战。

由于《通胀削减法案》的出台,相比于留在欧洲,将产业转移到美国对于企业家而言是更为经济且明智。毕竟,如今的法国乃至欧洲,能源价格和通胀水平双双高企,这对于企业来说是一项不可忽视的重担。就在访美前夕,马克龙在总统府爱丽舍宫设宴款待众多欧洲企业家,劝说他们要将产业留在当地,然而效果并不显著。汉莎航空、西门子等跨国企业纷纷转移阵地,让原本就陷入困境的欧洲制造业的处境“雪上加霜”。

不久前(11月29日),德国联邦副总理兼经济和气候保护部部长哈贝克更是表示,欧盟将对美国的《通胀削减法案》作出“强有力回应”,欧盟也将为与美国的贸易冲突做好准备。哈贝克认为,德国和欧盟需要更为积极的产业政策,欧洲需要采取类似的措施作为回应,必须有一个与之相应的欧洲计划。相比于法国,德国方面对于美国此举的态度更为明确和激进,而这势必影响到欧盟间的团结一致。


哈贝克

因此,在马克龙此次出访的“待办清单”上,排在第一位的事情就是为法国乃至欧盟争取更有利的经贸地位,包括劝说白宫、国会领导人放宽相关措施,甚至参照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情况给予欧盟的部分企业一些“特殊地位”(豁免权),从而避免“贸易战”真正开打。马克龙的“美国行”,既是为欧盟救火,也是为法国“化缘”。

“欧盟团结”难以动摇美国方针

法国总统府爱丽舍宫一位发言人上周表示,马克龙此次访问十分重要,并称“我们将倡导欧洲利益”。“德国之声”昨日也发文表示,马克龙此行旨在展示“欧盟团结”。不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经济学家奥利维尔认为,马克龙的访问无力阻止欧洲企业在利益引诱下向美国转移,而美国要修改法案并不容易。

据美国《国会山》报周三报道,在当天与美国国会议员和商界人士交谈的过程中,马克龙严厉批评相关举措“过分激进”,认为这些措施“也许会解决你们的问题,但一定会增加我们的问题。”法新社的报道还提到,马克龙补充了一句,“我们只是想被当作好朋友尊重”。


马克龙 图源:美联社

不过,对于马克龙的强烈要求,美国国会方面更多地展示出比较明显的拒绝态度。据美国《政治家》杂志报道,美国参众两院多名民主党籍的议员公开表示,不会重新讨论这项议题。“我们十分欢迎欧洲的企业来到美国建厂投资,但是我们不会重新修改它的文本”,参议院财务委员会主席Ron Wyden如此表态。

事实上,对于这一可能引发贸易战的议案,马克龙的姿态已经放低了不少;而德国方面则是不断地放出狠话和警告,实际上也是一种给美国施压的策略,从而推动磋商和谈判来解决问题。关键在于,欧盟多年来心心念念的“战略自主”尚在起步阶段,尤其是在俄乌冲突引发系列问题之后,欧盟更是“有求于美国”。然而,即便特朗普早已下台,但美国始终还是在必要时候奉行“美国优先”、果断“背刺”欧洲盟友的那个美国。

《世界报》日前发文指出,欧洲人曾经对拜登上台执政感到欢欣鼓舞,但现在已意识到拜登并没有给他们准备礼物。当需要捍卫美国利益时,拜登会毫不犹豫地牺牲欧洲利益。下一步,欧盟可能采取的行动包括向世界贸易组织投诉、对美实施贸易制裁、增加对欧洲企业的补贴等,但恐难取得实际效果。欧盟必须综合考虑地缘政治、西方团结、自身利益等因素进行权衡。

作者丨陈淼松,深圳卫视直新闻编辑

本文标签: 马克龙  美国  欧盟  拜登  白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