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到书面保证,俄重返这项协议,但事情还没完

更新时间:2022-11-03 13:10:39作者:智慧百科

收到书面保证,俄重返这项协议,但事情还没完

上周六,俄罗斯宣布暂停参与执行有助乌克兰粮食出口的黑海粮食外运倡议,以作为乌克兰方面动用无人机袭击俄黑海舰队船只的回应。不过,2日,俄罗斯方面就表示,将重返该倡议。

据路透社2日报道,俄罗斯国防部当天表示,已收到基辅方面的书面保证,表示乌方不会利用黑海粮食外运走廊对俄罗斯采取军事行动。“俄罗斯联邦认为,目前收到的保证似乎是足够的,于是恢复执行该倡议,”该部声明说,联合国和土耳其的调解确保了俄罗斯的继续合作。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当天早些时候表示,俄国防部长绍伊古告诉土耳其国防部长,由土耳其和联合国斡旋的黑海粮食外运倡议将在2日中午继续生效。埃尔多安说:“粮食运输将继续像之前商定的那样,从今天中午12点开始。”



黑海上的各种船只

土耳其总统还表示,倡议恢复后将优先向索马里、吉布提和苏丹等非洲国家出口粮食。黑海粮食外运倡议达成以来,西方称,该倡议对于抑制全球食品市场价格飙升是必要的。而俄罗斯方面一直认为,与其宣称的目标相反,许多粮食被送往富裕的欧洲国家,而不是其他地方的贫困国家。

上周末,俄罗斯方面表示,乌克兰动用无人机和无人艇在塞瓦斯托波尔湾水域对俄黑海舰队船只和运粮的民用船只发动袭击,并指控无人机或从乌运粮船起飞,和无人艇一起沿着海上粮食安全走廊移动。于是,俄方宣布暂停参与执行黑海粮食外运倡议。

俄罗斯总统普京表示,袭击俄罗斯船只的乌克兰无人机曾穿过运粮船使用的同一走廊,它们对负责运粮的民用船只和确保通行安全的俄黑海舰队船只都构成了威胁。俄外长拉夫罗夫在与土耳其外长恰武什奥卢通话时也表示,应让乌克兰保证运送粮食的人道主义走廊不会用于作战,在此条件下才能讨论船只恢复通航的问题。



拉夫罗夫(左)与恰武什奥卢 (资料图)

路透社称,俄罗斯宣布重返黑海粮食外运倡议后,全球市场上小麦、大豆、玉米和油菜籽的价格大幅下跌,缓解了人们对粮食价格越来越难以承受的担忧。专注于俄罗斯粮食市场的一家农业咨询公司的负责人安德烈·西佐夫谈到俄罗斯的决定时说:“这是一个相当出人意料的转变。”

不管怎么说,在经过各方的外交努力下,俄罗斯重新回到了倡议中,这是好事。但在戴着有色眼镜的德国外长贝尔伯克看来,这表明了如果国际社会拒绝俄罗斯的讹诈,将取得什么样的成就。“这表明了那些相信国际秩序的人有多么重要……在困难的时刻站在一起,不要让自己被俄罗斯讹诈,”她告诉德国的电视台。在这里,旺财想回一句,以后天然气不够用的时候,希望她也能这么“硬气”。

另外,需要指出的是,黑海粮食外运倡议对俄乌双方的粮食出口都应是有利的。据联合国统计,倡议生效以来,已有950多万吨乌克兰粮食产品经由400多艘船只运往世界各地。然而,俄罗斯粮食和化肥出口并不顺畅。俄外交部日前发表声明称,俄企目前不仅无法进行化肥商业销售,甚至无法向贫困国家无偿提供化肥。主要原因是美西方实施的单边制裁,让俄生产商和供应商在银行支付、保险办理、船只租赁和进入港口等方面面临一系列问题。路透社称,俄罗斯关于重返倡议的声明中并没有提到在这些问题上得到让步。



资料图

不过,西佐夫表示,现在仍存在不确定性,因为7月22日达成的黑海粮食外运倡议将于11月19日到期。在还剩下两周左右的时间里,倡议是否延期的讨论还会继续。一名了解谷物谈判情况的欧洲外交官告诉路透社,普京可能会利用延期这件事作为抓手,并主导下个月的G20峰会。

延伸阅读:

媒体:暂停粮食协议震惊世界 俄罗斯给自己出了道难题



资料图

经济观察网 王义伟/文 2022年10月31日,俄乌战局进展到第二百五十天。

这几天俄乌战场上最大的新闻,就是从10月29日凌晨4点20分开始,乌克兰动用9架无人机和7艘无人艇,对俄罗斯黑海舰队驻守的克里米亚半岛南部的塞瓦斯托波尔港的船只进行了袭击。

乌克兰媒体一片欢呼,在新闻报道中特别指出此次袭击击中了黑海舰队的旗舰马卡洛夫上将号。俄罗斯方面则称,9架无人机全部被摧毁,7艘无人艇中的4艘在外锚地被摧毁、3艘在内锚地被摧毁,但伊万·戈卢别茨号扫雷舰和南海湾的部分拦阻带受到轻微损坏。

袭击发生的当天,俄罗斯外交部发表声明,指出鉴于基辅方面的行动,俄方无法再保证参与“黑海谷物出口协议(粮食协议)”的民用船只的安全,因而暂停该协议的实施。

俄罗斯此举,震惊各界。有观察者认为粮食价格或许会上涨10%,加重全球粮食危机。

在笔者看来,俄罗斯暂停粮食协议,是给自己出了一道难题。



资料图

首先,俄罗斯面临巨大的道义压力。

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协议一个多小时,联合国方面就发声了。联合国秘书长发言人杜加里克称,正与俄罗斯当局联系。他表示,粮食协议是“一项重要的人道主义协议,该协议显然对全球数百万人获得粮食产生了积极影响。”

与联合国相比,美国的表态则毫不客气。美国总统拜登称俄罗斯的决定“简直令人愤慨”,莫斯科“没有理由这样做”。

欧盟方面和联合国保持一致。欧盟委员会外交与安全政策发言人马斯拉利表示,欧盟支持联合国领导的保护谷物交易的努力,“我们强调,所有各方都应避免采取任何可能危及黑海谷物出口协议的单方面行动,该协议是一项重要的人道主义努力,显然对全世界数百万人获得粮食产生积极影响。”

俄罗斯暂停粮食协议的理由之一,是此次袭击击中的伊万·戈卢别茨号扫雷舰是为运粮船护航的舰船,竟然被乌克兰打伤了,不能执行任务了。另外,之前克里米亚半岛刻赤大桥遇袭,俄罗斯怀疑是乌克兰利用运粮船偷运炸药。

但是平心而论,俄方的这些理由,和暂停粮食协议可能导致的人道主义危机相比,和数百万人的口粮相比,道义上不在一个层次。这方面,俄罗斯承受的压力很大。



克里米亚大桥被炸

其次,暂停协议之后,俄罗斯如何善后,是一个难题。

粮食协议不但允许乌克兰的粮食出口,也允许俄罗斯的粮食和化肥通过黑海通道出口到世界各地。虽然俄罗斯一直抱怨说,乌克兰将粮食大多出口到了发达国家,只有极少的比例出口到了穷国,而俄罗斯的出口一直被限制,问题是,俄罗斯宣布暂停粮食协议后,它自己的粮食和化肥是否继续通过黑海通道出口呢?

另外,俄罗斯如果要破坏这个协议,就要像战争初起到6月份那样,通过导弹袭击、海上拦截的方式阻断乌克兰的对外贸易。导弹袭击目前可以做到,海上拦截的难度就大了,以目前北约和乌克兰的军事合作现状,如果俄罗斯黑海舰队的舰艇在黑海一带活动,极有可能成为乌克兰远程对海攻击武器的活靶子。

还有,如果乌克兰冒着被俄罗斯袭击的风险,继续出口粮食,这一方面在道义上给乌克兰加分,另外,也给北约进一步军事介入俄乌战争提供了更多的口实。

粮食协议11月18日到期,还有不到20天的时间。俄罗斯完全可以先观察一下各方的反应,等到协议到期之后,再做打算。那个时候就主动多了。

可惜,当天遇袭,当天就暂停粮食协议。

这样的决定,太过仓促了。

王义伟经济观察报部门主任,台海问题专家,长期关注民营经济、国际经贸和反倾销,对宏观经济也有深入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