擅给储户赋红码,半年前才履新的郑州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被撤职

更新时间:2022-06-22 20:20:23作者:未知

擅给储户赋红码,半年前才履新的郑州政法委常务副书记被撤职

南都讯 记者宋承翰 发自北京

针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健康码被赋红码的问题,郑州市纪委监委启动调查问责程序5天后,6月22日下午公布了问责结果: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擅自决定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负主要领导责任的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冯献彬被给予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负重要领导责任的团市委书记张琳琳被给予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


河南村镇银行部分储户被赋红码。资料图

郑州市纪委监委通报:经查,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部长冯献彬,团市委书记、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副部长张琳琳,擅自决定对部分村镇银行储户来郑赋红码,安排市委政法委维稳指导处处长赵勇,市大数据局科员、市疫情防控指挥部社会管控指导部健康码管理组组长陈冲,郑州大数据发展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杨耀环,对储户在郑扫码人员赋红码。

据统计,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446人系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871人系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

冯献彬、张琳琳、陈冲、杨耀环、赵勇等同志法治意识、规矩意识淡薄,违反《河南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办法》及健康码赋码转码规则,擅自对不符合赋码条件的人员赋红码,严重损害健康码管理使用规定的严肃性,造成严重不良社会影响,是典型的乱作为,冯献彬、张琳琳同志对此分别负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陈冲、杨耀环、赵勇同志对此负直接责任,应予从严从重问责追责。

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经研究决定,给予冯献彬同志撤销党内职务、政务撤职处分;给予张琳琳同志党内严重警告、政务降级处分;给予陈冲同志政务记大过处分;给予杨耀环、赵勇同志政务记过处分。


冯献彬。资料图

据公开履历,冯献彬 ,1971年9月出生,河南登封人,中国刑事警察学院侦查学专业本科学历、郑州大学法律硕士,1989年3月参加工作,199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冯献彬早年在武警北京总队服役,1992年9月入职郑州市公安局,先后在防暴警察支队、巡逻警察支队工作,2005年9月出任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党委委员、副局长,2011年底任金水路分局党委副书记、政委,2015年10月任郑州市公安局金水路分局党委书记、局长;2018年12月升任郑州市公安局党委委员、副局长,负责社会面稳定、重大群体性事件处置工作,分管治安支队、特警支队等。2021年11月, 冯献彬调任郑州市委政法委常务副书记。


张琳琳。资料图

公开资料鲜有披露张琳琳完整简历,从郑州共青团发文看,张琳琳至晚于2021年10月开始担任共青团郑州市委书记,此前职务包括团市委副书记、团市委组织部部长等。2020年,张琳琳曾被授予河南省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个人,大河网报道称,张琳琳抽调市疫情防控领导小组期间与时间赛跑,从超过四亿条数据中分析规律,剥离出境外、中高风险地区等重点人员排查线索,为全市精准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该报道还称,张琳琳负责组建了疫情防控数据研判中心。

根据通报,5人均被处以党纪和政务处分,未明确提及违法行为。

根据党章规定,党纪处分共分为警告、严重警告、撤销党内职务、留党察看、开除党籍等5种。那么党内严重警告与撤销党内职务各有什么影响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介绍,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条例》)第九条至第十二条规定,党员受到警告处分,一年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党员受到严重警告处分,一年半内不得在党内提升职务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高于其原任职务的党外职务;党员受到撤销党内职务处分,二年内不得在党内担任和向党外组织推荐担任与其原任职务相当或者高于其原任职务的职务。

此前报道

谁在“掌控”红码?河南多个部门称:不了解

第一财经6月14日、15日接连报道了部分河南村镇银行储户、烂尾楼业主健康码被“赋红码”的情况,公众普遍追问:到底谁在“调红”健康码,究竟哪些部门有权力“赋码”?为此,第一财经记者致电河南省多个部门,试图理清其中缘由,但得到的回复都是“不了解”。

6月15日,记者致电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该局值班室一位工作人员在电话中向记者表示,他对本次河南健康码被“赋红码”事件并不清楚。

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是负责河南全省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工作的部门管理机构,原全称“原河南省大数据管理局”,后于今年4月更名。

据《河南日报》6月14日报道,该报记者从河南省一体化疫情防控管理平台了解到,“升级版”的河南健康码系统已在河南全省上线,实现了全省各市县区疫情防控相关数据的互联互通。报道称,该平台的“升级版”健康码系统,是在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指导下,由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建设而成。

那么,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是否有权对健康码进行赋码呢?上述值班工作人员向第一财经记者表示,该局主要是负责数据的汇聚、储存和加工,但有关健康码赋码的具体政策是怎么定,该局无权决定。而当记者问及此次转码事件的发生是否与技术有关时,他表示不清楚。

有消息称,为河南健康码系统提供专业技术支撑建设的是一家名为正数网络技术有限公司(下称“正数网络”)的企业。官方资料显示,正数网络是河南全省一体化政务大数据应用平台的建设和运营主体,为政府和企事业单位提供信息系统开发应用、云计算存储、数据安全治理及数据开放共享等服务。该公司由河南投资集团、中国移动河南公司、河南日报报业集团和建设银行河南省分行共同投资发起,于2020年8月正式注册,注册资本金10亿元。

6月14日至15日,记者多次拨打了正数网络的电话,但电话一直无人接听。



资料图

第一财经记者此前了解到,一般来说,健康码由各地政府主导开发,企业提供技术支持。数据部门只是转码执行的最后一个环节,转码权限仍在行政部门。同时,行政部门是有调取数据及修改权限的,比如赋码出错时可以提供个人信息来进行人工核对修改。

另外,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在正常情况下,决定赋码权限的,是疫情防控指挥部,但有的时候,一些居民遭遇健康码异常变黄或者变红时,当地社区的工作人员也会帮助居民提交资料,并辅助居民进行健康码的“变色”工作。

比如,6月12日下午,一位市民在河南的健康码突然由“绿”变“红”时,正是在社区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功将健康码再次由“红码”转变为“绿码”的。但令人奇怪的是,仅仅一个小时后,这位市民的健康码再次突然变“红”,这一状况,也大出社区工作人员的意外,他们不敢再帮该市民提交转码资料。

郑州市12345政务服务便民热线的工作人员也表示,居民健康码处于何种标准的最终决定权,在疫情防控指挥部,具体到此次村镇银行储户遭遇的被赋“红码”事件,相关单位正在落实,如果有最新的处理结果,也会第一时间对外公布。

而河南省行政审批和政务信息管理局上述值班室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有关河南省此次转码一事,可以联系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不过,当记者致电河南省疫情防控指挥部值班室时,接电话的工作人员表示,她对此次河南省健康码被“赋红码”一事并不清楚。与此同时,她向记者提供了该部门有关办公室的联系方式,但电话多次无人接通。



资料图

同样,也是在6月15日,记者致电河南省卫生健康委员会(以下简称“河南省卫健委”)时,值班室工作人员在电话中也向记者表示自己对此次河南省健康码被“赋红码”一事也不清楚。而记者多次拨打她提供的河南省卫健委有关办公室的联系电话时,电话同样无人接通。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在2021年1月印发《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健康码管理与服务暂行办法》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健康码功能定位,不得扩大应用范围,切实防止“码上加码”。

本文标签: 张琳琳  市委政法委  赵勇  纪委  副局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