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卫再警告:未到宣布结束时!又一城公告:非必须不核酸!

更新时间:2022-12-04 12:44:51作者:智慧百科

世卫再警告:未到宣布结束时!又一城公告:非必须不核酸!

世卫组织:还没到宣布新冠大流行紧急阶段结束的时候

新华社日内瓦12月3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2日表示,奥密克戎毒株仍在全球广泛传播,目前还没到宣布新冠大流行紧急阶段结束的时候。

世卫组织估计,由于有过感染或接种疫苗,目前世界上至少90%的人口对新冠病毒有一定程度的免疫力。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2日在记者会上说:“我们现在距离能够宣布新冠大流行紧急阶段结束的那一刻更近了,但我们还没走到那一步。病毒监测、检测、测序及疫苗接种方面仍存在差距。”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负责人玛丽亚·范克尔克霍夫说,仅上周各国就向世卫组织报告了超过250万例新增病例。60岁以上人群、基础病患者、免疫力低下人群、一线医卫人员等高危人群的疫苗接种率仍未实现百分之百的目标,这需要各国政府关注。

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表示,奥密克戎毒株传播性很强,各国都必须依据其风险评估及其掌握的防疫工具来应对疫情。

核酸愿检尽检,非必须不用检;采样点设置调整中

12月3日,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第157场重庆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市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畔、市疾控中心主任医师罗飞、市政府新闻办徐祖国回答媒体记者提问。


新闻发布会现场 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重庆电视台记者:

请专家介绍一下恢复生产生活秩序后要如何进行个人健康管理、防护和环境消毒呢?


罗飞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罗飞介绍,随着恢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秩序,大部分市民都可以外出了,但还是需要绷紧疫情防控这根弦,不能放松警惕,还是要保持自我防护意识,主要需要的注意事项有以下几点:

① 要做好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遵守防疫的基本行为准则,坚持勤洗手、戴口罩、常通风、公筷制、“一米线”、咳嗽礼仪等良好卫生习惯,同时保持合理膳食、适量运动等健康生活方式,提高自己身体免疫力,如果出现可疑症状应该及时就医。

② 外出时要科学规范佩戴口罩,口罩是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很重要的防线,可以有效降低被病毒感染的风险。出门前做好规划,不前往高风险区,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要做好防护,进入公共场所主动配合出示渝康码、扫场所码,在公共场所时不扎堆、不聚集,保持1米社交距离。

③ 回到家之后要做好手卫生,及时使用免洗手消毒液,或者使用流动的水、肥皂或洗手液按照正确方式清洗双手。室内要定期通风换气,每天通风2-3次,每次至少30分钟。

④ 关于环境消毒来说,日常还是以清洁为主,以消毒作为辅助手段。如果需要消毒,可以对经常接触的门把手、家具、电器表面等定期擦拭消毒,消毒剂可选择常见的含氯消毒剂,按说明书配制使用,也可以使用75%酒精对常用的小型物件如钥匙等进行擦拭消毒;定期对常用的餐具、厨具进行煮沸消毒或使用消毒碗柜,也可采用消毒液浸泡消毒。

对于公共场所来说,应该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根据场所环境污染以及人流密集程度,采用适宜的消毒剂与消毒浓度开展预防性消毒。对运行中的商超,宾馆,农贸市场、办公楼宇、建筑工地等重点场所和单位,建议每天至少开展1次预防性消毒,对经常接触的门把手、电梯按钮扶手等物体表面以及使用频繁的收银台、卫生间、电梯间等环境可以适当增加消毒频次。已关闭的场所,在重新运行前要进行一次全面消毒。

罗飞再次提醒,接种新冠病毒疫苗依然是疫情防控的有效措施之一,近期流行的奥密克戎变异株传播快、隐匿性强,很容易引起社区传播,更应该重视疫苗接种。请适龄、无禁忌症的市民“应接尽接”。符合加强免疫接种条件的市民,应及时接种“加强针”。

人民网—重庆发布记者:

请介绍一下奥密克戎变异株的致病性、密接人员居家隔离的可行性和健康管理的措施?

罗飞介绍,奥密克戎变异株的毒力等特点是大家比较关注的一个问题,国际和国内监测数据证实,密克戎变异株及其进化分支BA.1、BA.2、BA.5系列,包括BF.7、BQ.1和重组体XBB的致病力和毒力相比原始株和德尔塔等变异株明显减弱。通俗地说,就是现在流行的新冠病毒与去年、前年流行的病毒相比,它的致病性明显减弱,正常的健康人感染后出现的症状也更轻。

国外研究表明,奥密克戎变异株引起重症和死亡的比例明显低于之前原始株和关切变异株,这既是奥密克戎变异株的特点,也可能与人群接种疫苗免疫水平提高、及时干预治疗等因素有关,我国新冠重症及其关联死亡处于较低水平,这与积极的预防策略和统筹优质救治力量有关。但是有基础性疾病、高龄和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如果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之后,仍然可能会出现一定比例的重症。现有的疫苗对降低奥密克戎变异株感染导致的重症和死亡仍然有较好的效果。

关于密切接触者,在《第九版防控方案》中原则上是要求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但密切接触者中经专业人员评估无法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的特殊人群,例如14岁及以下儿童、孕产妇、半自理、无自理能力以及有严重基础性疾病的人群等。这些特殊人群,同时他住的地方又具备相应的必要的条件是可以实施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关于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的具体要求,我在之前第135场疫情防控新闻发布会上已经做过详细的说明,在这里我简要总结下:

● 居家隔离医学观察原则上要求单独居住,如果条件不允许,选择通风较好的房间作为隔离间,保持相对独立。在隔离室外放置桌子、凳子之类的,作为非接触式传递物品的交接处。

● 非单独居住的居家隔离人员日常生活和用餐尽量限制在隔离房间内,减少与同住人员接触。所有人员每天早晚各进行一次体温测量和自我健康监测,并将监测结果及时主动报告至社区。在医学观察期间不得外出,拒绝一切探访。在房间内要保持通风。用过的纸巾、口罩、一次性手套以及其他生活垃圾装入塑料袋,消毒密封后放置到专用垃圾桶。隔离期间保持手机电话等通讯畅通,随时与社区保持联系。

● 老、幼、病、残等需要照顾的人员,须确定同住人员或紧急联系人,共同居住者或陪护人员要一起遵守居家隔离医学观察管理要求。

重庆交通广播记者:

现在市民普遍反映做核酸的点位较少,排队耗时长,请问对此有什么回应?


徐祖国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市政府新闻办徐祖国介绍,目前各个区县正在按照市委、市政府部署,组织安排合理设置常态化核酸检测点,以方便市民群众愿检尽检。

在这里也告诉广大市民朋友:

● 相关方面会满足大家愿检尽检的需求;

● 也建议大家非必须可以不用做核酸;确实要做,合理安排时间,避免高峰期间排长队。

也就是第一是愿检尽检,第二是非必须不做核酸。

上一场发布会上也介绍了,回家、回社区(除高风险区以外)以及乘坐公共交通这些都不需要出示核酸阴性证明,所以市民朋友可以做出一个合理的选择该不该做核酸。


李畔介绍有关情况 市政府新闻办供图

李畔介绍, 现在只是在一些公共场所需要72小时的核酸阴性证明,还有就是出重庆、出中心城区需要48小时核酸阴性证明,其他的就是基于对隔离点、对高风险区等有一些核酸检测的要求。

各区县将根据群众的需求,合理的、适当的增设一些便民核酸检测点,以满足大家的需求。

防疫热点问答|重症高风险、普通人群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新华社北京12月3日电题:重症高风险、普通人群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家回应防疫热点

新华社记者

随着奥密克戎病毒致病性的减弱、疫苗接种的普及、防控经验的积累,我国疫情防控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当前,重症高风险、普通人群怎么做好健康防护?如何看待用药需求?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医疗救治专家组成员王贵强作出专业解答。

1.问:哪些人属于重症高风险人群?他们该怎么办?

答:重症高风险人群主要有三类:60岁以上特别是80岁以上的老年人,有基础性疾病的患者,没有接种疫苗的人群。对他们来说,最有效的保护就是接种疫苗。

没打疫苗的人对新冠病毒感染的风险可能意识不足,还有人因为自己有基础性疾病,不敢接种;部分老年人担心接种不方便。如果感染新冠病毒,有基础疾病的老年人容易发展为重症甚至导致死亡。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最新出台办法,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家对疫苗接种的认识,加快推进老年人新冠病毒疫苗接种工作。

医务人员应科学判定接种禁忌,比如既往接种疫苗时发生过严重过敏反应,如过敏性休克、喉头水肿。急性感染性疾病处于发热阶段暂缓接种。正在进行化疗的肿瘤患者、出现高血压危象的患者、冠心病患者心梗发作、自身免疫性神经系统疾病处于进展期等暂缓接种。积极接种疫苗,也是为自己的健康护航。

2.问:当前,个人做好健康防护还要注意什么?

答:对于普通人群,要做到勤洗手、外出时戴好口罩、常通风、不聚集。均衡营养,适当休息,合理运动,保持良好的心态。

慢性基础疾病患者要按照医嘱坚持用药。气温骤降等恶劣天气时,慢性呼吸疾病患者尽量减少外出。

如果出现发热、咽痛、咳嗽等不适,做好健康监测。如果重症高风险人群出现持续高烧不退、呼吸困难等情况,要及时到医院就诊,避免疾病加重。

3.问:冬季是呼吸道病毒高发季节,要不要储备相应药品?

答:我国治疗呼吸道感染的药物有充足储备。家里可以适当储备一些解热镇痛的日常药物,但没有必要去抢购、囤积。

经过近三年的抗疫,我国医疗卫生和疾控体系经受住了考验。当前,奥密克戎病毒致病力在减弱。万一感染了奥密克戎变异株,一部分人会出现发热、咳嗽、咽喉痛等症状,使用一些对症支持的药物包括中药就可以。针对重症高风险人群,如果使用已获批的治疗新冠肺炎的小分子药物,要遵照医生指导。

(来源:综合新华社、参考消息、重庆发布)

责编:郭晨希、蒋烨欢 校对:冯雯君

制作:何永欣 图编:尤霏霏 总审读:朱建华

监制:浦泓毅 签发:林艳兴

版权声明

上海证券报微信保留本作品的所有权利,未经书面授权,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转载、摘编、链接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否则将被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本文标签: 疫苗  病毒  核酸  接种  疫苗接种  免疫  世卫  九价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