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毛概老师因“神仙颜值”走红,批她“太美”也是一种“外貌歧视”

更新时间:2022-10-12 11:20:27作者:智慧百科

高校毛概老师因“神仙颜值”走红,批她“太美”也是一种“外貌歧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屈旌

近日,河南开封科技传媒学院一名毛概老师集才华和颜值于一身,讲课生动接地气,深受学生喜爱,其上课的视频在网络上走红。该学校人事处的工作人员回应称,这位教师姓张,本科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硕士毕业于河南大学,今年暑期通过学校招聘,入职马克思主义学院当助教,教学能力出众,“同学们都挺喜欢她的”。(据10月11日九派新闻)


张老师个人生活照(图片来源:社交平台截图)

客观来说,张老师真的很漂亮,头身比优越,明眸皓齿,气质清冷,乍看有些像演员江疏影,是站在人群里一眼就会被注意到的存在。而且,看她在课堂上的装扮,非常简单干练,流露出温柔知性的气质,也很符合其教师身份。但却也避免不了网友的“审判”,质疑学校是不是看脸选老师,认为引诱学生为了看美女而上课是一种不良导向。


张老师上课的视频截图

有一个形容美人的成语,叫做“倾国倾城”,讲得就是美色的杀伤力。美人不用靠强大的武力,只靠对人们心神的牵引和诱惑,就能让城池倾覆。可见,从古至今,人类在原始本能的驱动下,很难对美丽的人或物保持平常心。所以,好看的人能引来关注,带来流量,从来也都是互联网传播的一个不言之规律。


张老师上课的视频截图

高校教师在人们心目中的印象,往往是比较成熟朴实的。以这位老师这样的颜值,如果出现在主播界、娱乐圈、选秀的赛场,恐怕就只会引来追捧和赞叹。但是出现在高校的讲台上,就会有人觉得不合适,太打眼,误人子弟,为什么?说白了,还是因为这不符合他们心中的刻板印象。

批评张老师的人,多半是觉得,老师应该是学识、人品和能力为重,社会不应该以貌取人。学生都去看脸上课,大家都去追捧长得好看的老师,对长相平平,默默耕耘的老师是不公平的。但是,每个人先天条件不同,优点特长不同,本就很难有绝对公平地对待。换个角度看,一看到人家长得漂亮,就认为她不适合当老师,这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好是也算是“以貌取人”呢?

而且,因为老师长得漂亮,就默认为学生都是冲着看美女来上课的,这是不是也有些妄加揣测?确实有不少网友说,这要是我的老师我肯定不逃课,但这明显是调侃的段子。现实中,难道真有人看老师长得如何决定去不去上课?拍视频的学生也说了,张老师除了长得好看,课也讲得挺好,详细有趣接地气,难道学生就不能因为想听讲得好的课而去上课吗?绝大部分的大学生,还是清楚知道自己上学是来干什么的,真不用网友瞎操心。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喜欢好看的人,是人类的天性,没什么可回避可羞耻的。当然,高校教师的选拔应该重在考量学术实力和教学能力,不能看颜值选人,不能带歪价值观。但既然无论学校还是学生,都认可了张老师的教学能力和态度,过分去强调她的美貌,并因为美貌就擅自推断起是“花瓶”,甚至各种浮想联翩、恶语相向,不也是对高颜值人群的一种偏见和不公吗?

作家契诃夫曾说过,人的一切都应该是美丽的,面貌,心灵,思想。一个人的美是内外的和谐统一。相貌或许是天生的,但所呈现的精神面貌,却能由自身的品德和修养塑造。破除“唯相貌论”的第一步,就应该不避讳地正视和向往美好,不要因为外貌的美或丑去随意评判他人,更不要以狭隘偏激的标准去量度他人,客观全面地认识人的外在形象与内在涵养,而不是匆匆忙忙地拿起键盘就开始批判。

很多时候,承认和赞美他人的优秀,也会让自己变得更美好。

(来源:极目新闻)

延伸阅读:

95后高颜值北大女博士当老师上热搜 本人回应:非炒作

海报新闻记者 姜雪颖 孙佃潇 北京报道

近日,#高颜值女博士当老师被误会是00后#这一话题登上热搜榜单。海报新闻记者了解到,当事人是一位名叫廖琳的95后女生,今年6月取得了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博士学位,并成为北京市物资学院商学院的一名教师。因外貌年轻,廖琳在进入校园时被保安误认为是学生而被拦下。

9月14日,廖琳在个人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北京大学博士学生证、校友卡,以及北京物资学院教工卡。廖琳还提到,自己在进入校园时被保安误认为是学生而被拦下。



资料图

在热搜话题内,不少网友评论感叹廖琳的高颜值与高学历,“95后都博士毕业了,好羡慕”“又美又优秀”“这样的大学老师,学生再也不会逃课了”。也有部分网友认为廖琳在社交平台发布此类信息有炒作嫌疑,“上热搜是签MCN吗”“大学老师最好还是不要营销”“建议改标题,你属于流量密码”。

对此,廖琳回应称,没有与MCN机构签约,未来也不会签。廖琳还表示,自己从博士到大学讲师这一路,其实也听到了不全是支持的声音,很多女生在职业规划和人生选择中,也会受到很多外界声音的影响,而女性的价值应该体现在工作自我满足的成就感中。

她还表示,很多优秀女性正在努力追梦,在科学领域发着光,希望女生们能够摆脱偏见,从事真正热爱的行业。

根据该学院学生会公众账号发布的文章显示,廖琳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交媒体营销,在《Information & Management》、《营销科学学报》等核心期刊发表多篇论文。

海报新闻记者注意到,6月29日,北京物资学院公示了该校2022年度第二批拟录用人员名单,其中提到了廖琳的姓名。公示显示,廖琳出生于1995年5月,毕业于北京大学,拟安排岗位为商学院的市场营销专业教师。

海报新闻记者从校方了解到,该校针对教师有“非升即走”的要求,即教师需要在规定时间内需达到一定的职称标准,若未完成相关要求,或面临不能顺利与校方续约的问题。

媒体:高颜值北大女博士当老师走红,为什么非要扒她的本科学历?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

近日,北京一名95后美女学霸北大博士毕业后,成为了一名大学老师。因高颜值气质佳,在网上走红。同时也引来质疑,认为她故意掩盖本科学校名称,博士为交钱就可以读的项目,博士论文内容有水分等等。(据9月14日九派新闻)

高颜值博士美女老师廖琳 (来源:九派新闻)

这位美女老师名叫廖琳,系北京大学光华学院17级的博士生,主要研究社交媒体营销与信息传播。读博期间,曾获北京大学校长奖学金、光华管理学院三好学生等奖励,可见并非“混”过来的。

廖琳读博时期的照片 (来源:九派新闻)

人红是非多。面对质疑,廖琳不得不晒出自己的学生卡、校友卡、教工卡回应。她称,自己的本科是大连理工大学,目前任职单位是北京物资学院,没有刻意遮掩学历。本科卡因已经遗失,所以无法展示,不露出单位名称是为了保护隐私。

廖琳晒出自己的学生卡回应质疑(来源:九派新闻)

廖琳的身上有许多标签:毕业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95后博士、“高颜值大学老师”……结果,反招来各种议论。

这些质疑声,就是一种挑刺的心态,非要给人找出缺点,以让自己的心理平衡。诸如,人长得漂亮,估计没有真才实学,只是一个花瓶;北大博士,只怕是花钱买来的机会吧,论文是注水的吧;北大博士毕业,可能本科学校一般吧。反正就是要找出人家的短板,以证明这个人不够优秀。

网友说,承认别人的优秀很难吗?再说了,为什么非要扒一个博士的本科学历?

廖琳没有晒本科学历,并非她的本科学校不够高大上,她要嫌弃自己的母校。事实上,这种质疑本身就是一种歧视,先入为主地认为人家本科学校见不得光,只晒出光鲜的博士学历。这种心态本身就不正常,也是社会上学历歧视的根源,即要揪着人家的所谓“第一学历”不放。

2021年,一位学生在考研选择导师时,发现北大数学学院某博导硕士毕业于地方院校,发帖称“无法相信北大会有这么差的师资”。这就是“第一学历”歧视表现。其实,那所地方院校的数学学科业内评价一直不低,实力根本就不差。英雄不问出处,如果不看导师科研能力,却对其学历刨根问底,实是走入了“只重衣衫不重人”的误区,也是以外表取人的肤浅。

2021年,教育部针对网友提问“请问专升本毕业后的第一学历是专科还是本科?”答复称:学历是指人们在教育机构中接受科学文化教育和技能训练的学习经历,国家教育行政部门相关政策及文件中没有使用“第一学历”这个概念。我们在管理过程中所说“学历”通常指的是个人获得的最高或最后的学历。

教育部已经明确:没有第一学历这个概念!还搞“第一学历”歧视,就是没事找事,庸人自扰了。

再看看廖琳的经历吧。2013年,她考上大连理工大学。作为江西赣州人的她,第一次独自到北方上学。她积极参加学校的各种活动,加入学生会、参加跳舞比赛、健美操比赛,获得了一些奖项。此外,还参与了支教项目、志愿活动。2015年,她下定决心要保研,每天泡在图书馆学习,参加各种比赛、考雅思,一刻也没有停歇。最终获得北大光华的直博资格。

“我始终觉得,自信,努力,上进,是女孩最好的礼物,它让你温柔又有力量。那些你所吃过的苦,都是你去看世界的路。”她说。

承认别人优秀并不难。多些自信、努力、上进,也可以让自己变得更好。

(来源:极目新闻)

本文标签: 毛概  老师  教学  教师  当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