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选科常犯的3个错误,方向错误,越努力越窘迫

更新时间:2023-02-08 18:30:09作者:智慧百科

新高考选科常犯的3个错误,方向错误,越努力越窘迫

知乎上有个问答:为什么有些人工作做起来非常困难,感觉每一步都在吃苦?

有个高赞的回答是:因为选择了不适合自己的方向。

如果你是雄鹰,就应该翱翔天空,而不是去和鱼儿比游泳,和猫比爬树,方向错误,越努力,越窘迫!

高一下学期,新高考省份的学生都面临选科的任务,对于选科而言,就是一个方向的选择,新高考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和职业规划进行选科,可以避开自己不擅长的学科,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却没有把握这次机会,出现选科失误,现在就这个问题进行归纳,希望能够给同学选科提供参考。



第一,随大流,盲目跟风

在选科之前,学生一定要对于选科政策、高校专业要求、自身学习能力、职业规划等方面有个大体的了解,但是这对于十四五岁的高一学生来说还是有不小的挑战的。

有的同学选科非常盲目,比如物化生组合专业选择面最广,很多同学就会选择这个组合,而忽视了自己的学习能力,有的学生甚至是班级倒数后几名也跟风选择这个组合,结果越学越难,本来能考上本科的学生,最后可能和本科无缘了。



有的同学随意搭配,比如选择化学政治历史这样的组合,结果化学没学好,最后选择专业时又基本上没有相关的专业选择,最后还要和选择政史地组合的学生进行竞争,成绩却没有选择政史地组合的学生高,很难进入理想的大学或者专业。

也有的同学选择了生物历史地理组合,到了大学选择了和生物相关的专业,结果到了大学发现没有化学基础,专业学起来非常困难,而且没有多大兴趣,有的同学甚至选择了从大学退学。
第二,误把有趣当兴趣

选科什么最重要,有人说兴趣最重要,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嘛,这句话不假,但是对于高一的学生而言,其实很少有学生真正对某一领域或者某一学科有浓厚的兴趣的,他们的兴趣往往比较简单脆弱,容易改变,因为他们的兴趣并非真正的兴趣。



比如有的同学对于化学有兴趣,是因为他觉着化学实验很有趣,而实际上他对于化学的学习并没有多少兴趣,在选择化学之后,学习越来越困难,最后只能考二三十分,被迫重新改变选择。有的同学所谓的兴趣,就是因为某位老师上课很有意思,对这位老师很有兴趣,结果选科之后换了老师,对新老师很抵触,进而不再喜欢这门学科,这些例子都不少见。
第三,重专业轻能力

物理和化学绑定后,选择物理和化学组合的学生,专业选择面是最广的,而且以后无论是投档的分数,专业的选择, 还是就业的选择都有很大的优势,所以选择这个物化加其他科组合的学生是最多的。



但是, 也有部分学生确实学不了物理化学,选科之后这两科只能考二三十分,不仅很难考上大学,自信心还受到很大的打击,如果换一个组合,换一个“赛道”,可能就有不同的前途。

专业再多,最后能选择的也只有一个专业,所以在专业和能力之间,也要做一个衡量,不能重专业,轻能力。

每一个专业存在就有其合理性,找到真正适合自己的赛道,你就能跑出不一样的精彩,人没有必要和不适合自己的事情死磕,去发现自己的天分和热爱,收获相对轻松的成绩,才能活出精彩的人生。


本文标签: 高考  本科  方向  选科  化学  重点大学  

为您推荐

财联社2月13日电,据“清廉浙江”通报,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东伟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杭州市上城区监委监察调查。

财联社2月13日电,据“清廉浙江”通报,物产中大公用环境投资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杨东伟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受杭州市上城区监委监察调查。,杭州市,上城区,杨东伟,浙江省,大运河,物产中大,监察调查,中国文物,中国世界遗产

2023-02-13 17:12

南昌高新区:给予人才购房补贴 最高800元/平米

南昌高新区:给予人才购房补贴 最高800元/平米,

2023-02-13 17:12

科技企业高管谈ChatGPT爆火:元宇宙概念很模糊,但已经在用AI了

科技企业高管谈ChatGPT爆火:元宇宙概念很模糊,但已经在用AI了,元宇宙,ai,chatgpt

2023-02-13 17:12

外交部介绍王毅访俄目的和考虑:同俄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

外交部介绍王毅访俄目的和考虑:同俄方一道推动双边关系 ,王毅,中俄关系,汪文斌,外交部,中俄

2023-02-13 17:10

路博迈基金周平:保持敬畏之心,追求安全、稳健且可复制的长线收益

路博迈基金周平:保持敬畏之心,追求安全、稳健且可复制的长线收益,外资,公募,长线收益,路博迈基金,机构调研记录,周平(1968年)

2023-02-13 17:08

规模诚可贵,业绩价更高!限购、增聘…这些热门基金打出控规模组合拳!

规模诚可贵,业绩价更高!限购、增聘…这些热门基金打出控规模组合拳!,广发,限购,增聘,和基金,基金产品,公募基金

2023-02-13 1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