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广州农民为4000元蝇头小利被索赔400万,成为历史见证人

更新时间:2022-10-07 09:50:25作者:智慧百科

2011年,广州农民为4000元蝇头小利被索赔400万,成为历史见证人

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老人家到了这样的年纪,理应没什么负担和烦恼,好好地安享晚年。

广州农民方伯也曾经这样想过,他在农村辛苦了大半辈子,到了70岁打算”洗脚上田“,享受儿孙福。

不料老来官司缠身,被人索赔400多万。

1

方伯全名方运双,家住广州市白云区钟落潭镇白土村。由于自幼小腿残疾,他一直依靠耕田和养鱼为生。


资料图

2011年8月底,一个叫谭耀洪的中年男子,主动找上门来提出要承租方伯的两口鱼塘。

承租鱼塘的目的是培育种花的泥,将泥土倒进鱼塘,用水泡一泡之后再捞上来。

这两口鱼塘是方伯早年向白土村村委会承包的。

考虑到自己年老体弱,养鱼又赚不到什么钱,倒不如把这个鱼塘转租出去,每年净收租金3万元。

于是方伯和谭耀洪签订了承租协议,一签就是三年,谭耀洪当场就支付了4000元的首期租金。

拿到这笔钱后,方伯非常开心!看来这个谭耀洪算是阔绰之人,鱼塘交给他打理,应该不会有什么差池,自己再也不用再担心鱼塘水浸或者鱼虾病死了。

轻轻松松什么都不用做,一年就有3万块进账,三年就9万,方伯睡觉时都会笑醒。

9月1日凌晨时分,看着村民熟睡之际,谭耀洪开着泥头车将一车车污泥倾倒在方伯门前的那口鱼塘里。

天亮后,方伯刚踏出家门,就发现鱼塘漆黑一片,上千条鱼翻了白肚。

为此双方发生了激烈争吵,直到谭耀洪给了2000块赔偿,方伯才肯罢休。

但随着臭气的不断扩散,周边的村民感到不对劲了。

9月3日凌晨,白土村的治保人员拦住了正在运泥的谭耀洪。

经过统计,谭耀洪往鱼塘倾倒的污泥一共有110车,每倒一车污泥他就能获利200元。

在村干部的强烈要求下,谭耀洪写了下了保证书,承诺不再往白土村运泥。

2

从村委会出来之后,谭耀洪就好像人间蒸发了一样,怎么也联系不上他。他运来的是几千吨污泥,仍然堆放在方伯的鱼塘里。

没人知道这些污泥是从哪里运来,里面含有什么成分,会不会对周边的村民健康带来危害?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每逢天气闷热的时候,村里面都会被一阵浓烈的恶臭味笼罩着,闻着都想呕吐。

村民们怨声载道,纷纷将矛头指向了方伯。而方伯同样是满肚苦水,原来好好的鱼塘被谭耀洪搞成了臭水池。

随着时间的流逝,污泥的臭气慢慢散去。方伯以为这件事会告一段落,谁知道更大的麻烦还在后头呢。


视频截图

2013年底,白土村村民联名向中华环保联合会投诉,称:方伯将承包的鱼塘返租给太和镇村民谭耀洪用于倾倒有害有毒污泥,使得鱼塘环境遭受严重污染;污泥散发的臭气对周边村民的居住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影响。

中华环保联合会是一家成立于2005年的全国性的环保组织,他们派人实地调查,发现鱼塘中铜、锌等重金属严重超标,污泥在阳光的照射下散发臭味。

随后该组织以原告身份,将方伯和谭耀洪告上法庭,并且获得白云区检察院的支持起诉。

这是全国首宗检察机关支持中华环保联合会作为“原告”提起的土壤受污染公益诉讼案件,方伯”不幸中枪“,成为见证历史的人。

支持起诉是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损害国家、集体或者个人民事权益的行为,可以支持受损害的单位或者个人向人民法院起诉。

3

2014年12月25日上午,案件在白云区人民法院钟落潭法庭开庭审理。除第一被告谭耀洪缺席外,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第二被告方伯以及检察院的支持起诉人出庭应诉。


视频截图

原告称:经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评估,恢复鱼塘养殖功能所需污染处理费为409万元人民币。

一听到说要赔偿400多万,方伯父子当场落泪,哭诉他们才是真正的受害者。


视频截图

方伯的辩护律师提出:第一被告谭耀洪才是污染鱼塘的罪魁祸首,方伯是鱼塘的出租人,不应该承担连带责任。

理由是:方伯只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农民!以他个人的认知水平,根本就不会区分淤泥和污泥的差异,直到闻到恶臭味才发现那真相。况且鱼塘鱼塘被污染,他才是最大的受害者。

原告中华环保联合会提出反驳:当初方伯和谭耀洪签订协议的目的就是用于倾倒污泥,不属于正常的鱼塘出租,也不是正常的鱼塘养殖承包合同,本身就违背了鱼塘的农业用途;因此双方在运泥这件事情上是有共同故意的。

方伯的辩护律师辩称:方伯一开始根本就不知道谭耀洪倾倒的是污泥;后来鱼塘被污染,他做了大量的补救措施,例如抛洒石灰、清洗污泥,将损害降到最低,因此他并没有主观上的故意侵权。而且现在鱼塘也可以养鱼了,鱼也可以正常食用,至今还没有发现过食品安全问题。

那么鱼塘现在的情况到底如何,当初的污染损是否还持续呢?

为了解开这些疑问,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出庭作证。

他指出:污泥一天不清除,铜、锌等重金属就会通过食物链对水环境、水生生物乃至人体造成长期性的严重毒害。

在综合了各方意见以后,法官对该案进行了当庭宣判:两被告共同修复白云区钟落潭镇白土村鱼塘;逾期未修复的,由环保部门审定的、具有专业清污资质的机构代为修复。修复费用由两被告共同承担,并相互负连带责任。


视频截图

听到判决的方伯嚎啕大哭!

4

判决之后,法官向记者做出了解释:鱼塘和农田属于村集体财产,方伯在没有了解清楚污泥来源的情况下,将鱼塘转租给谭耀洪用于倾倒污泥牟利,造成鱼塘污染。方伯放任这个损害结果的发生,负有过错。至于他遭受的损失,可以另行起诉向谭耀洪追讨赔偿。

面对这样的结果,方伯父子都不服!

他们认为:当地的环境污染由来已久,上千家工厂将各色各样的工业废水直接排入白云区的多条河涌,造成当地水体严重污染。相比之下,自己的鱼塘只是受了轻微污染,就要承受如此沉重的代价,未免有失公平。

言下之意就是,有人专门捏软柿子。

事实真是如此吗?

2015年3月19日,中华环保联合会在山东德州队针对一家玻璃厂污染大气的行为提起公益诉讼,索赔近3,000万元。

这是自当年1月1号新《环保法》实施后,第一起针对大气污染行为的环境公益诉讼案件。

5

一审判决后,方伯向广州中院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审理后认为:方双运作为涉案鱼塘的承包人,虽然主观上没有故意污染鱼塘,但他为了获取利益而放任谭耀洪倾倒污泥,构成共同侵权。因此判决鱼塘修复费由谭耀红承担80%,方双运承担20%,并互负连带责任。

到了2015年,距离污染行为已经过去了4年。这个鱼塘表面上看水还算清澈,附近的沙地也看上去也没有被污染的迹象。但是戳开这些泥,发现里面是黑色的,散发出一股恶臭。

这起公益诉讼超越了其本身的现实意义。

法律不仅是一种威慑力,更在于调整社会成员的行为,使之符合规范,这样才能成为保护环境的有力武器!

本文标签: 谭耀洪  白土村  鱼塘  污泥  养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