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京远东行,对美释放关键信号

更新时间:2022-09-08 10:20:38作者:未知

普京远东行,对美释放关键信号

(原标题:普京远东行,对美释放关键信号)

连日来,俄罗斯总统普京的远东之行备受关注。

从勘察加到符拉迪沃斯托克,从观摩“东方-2022”大型联合军演到出席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普京此行意在向美国为首的西方释放强烈信号——俄罗斯不会被孤立,且正在“转向东方”。

普京在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观摩演习。图源:俄媒

当地时间9月7日,普京出席在符拉迪沃斯托克举行的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这是俄罗斯一年一度主办的重要国际性活动,今年的主题为“迈向多极世界”。普京在论坛上的讲话涵盖广泛议题,总结起来有三大要点。

其一,孤立俄罗斯“是不可能的”。

在讲话中,普京强调,“无论某些人如何希望孤立俄罗斯,他们都不可能做到。只要看一下地图就知道。”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尽管美方称俄罗斯正处于“孤立状态”,但就拿这场论坛来说,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5000多名代表参加了该论坛。

而刚刚落下帷幕的俄“东方-2022”军演中,则有包括中国在内的13个国家、5万多人参演。参演国家不仅包括俄罗斯的传统盟友,也有阿塞拜疆、阿尔及利亚、老挝和尼加拉瓜等伙伴国家。

更让美国“感到担忧”的是,盟友印度也参加了军演及论坛,并承诺与俄罗斯加强联系。

印度总理莫迪在东方经济论坛上表示,印度愿意加强与俄罗斯的伙伴关系,特别是在能源领域和北极问题上。俄罗斯有机会通过供应焦碳成为印度冶金行业的重要合作伙伴。

普京远东行,对美释放关键信号

图源:俄媒

其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主导地位下滑。

普京称,西方想把自己的行为模式强加于人,但美国在国际政治上的主导地位在不断下滑。他指出,西方想要维护只对其有利的世界秩序,特别是美国,只顾追求自己的利益,“在任何事情上都不会限制自己”。

当前,欧洲正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能源价格飙升,通胀居高不下。美国和欧盟指责俄罗斯减少向欧洲客户供应天然气的行为,称其是在利用能源实施“敲诈”。

对此俄方表示,是美国通过推动欧洲多国领导人采取“自杀式”行动切断与俄的经济和能源合作,从而引发了欧洲天然气供应危机。

普京还揭露了西方在粮食问题上的虚伪面目。他说,几乎所有从乌克兰运出的粮食都未运往穷困的发展中国家,而是运往了欧盟国家。

其三,俄罗斯正“转向东方”。

“俄罗斯的未来在远东和北极。”普京指出,当前国际关系体系发生了变化,亚太国家地位上升,成为技术发展和吸引力中心。

从“东方-2022”军演到东方经济论坛,“东方”的意义对当下的俄罗斯来说不言而喻。

欧洲“洞察与全球趋势”网站称,在当前的背景下,东方经济论坛对于俄罗斯来说具有一种特别的、更高层级的重大意义,这是其重新调整国家经济方向努力的一部分,以使其转向西方之外的亚洲,努力在全球建立替代方案。

东方经济论坛举办期间,俄罗斯与亚太地区国家陆续签下大单。

6日,俄罗斯和缅甸签署了2022-2023年和平利用原子能合作路线图,包括可能在缅甸建设带有低功率反应堆的核电站。

当天,俄罗斯农业部副部长谢尔盖·莱温还表示,俄罗斯有意扩大对越南的粮食供应。

《日经亚洲评论》称,泰国、越南和缅甸等东南亚国家正在加强与俄罗斯的经济联系,希望遏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从疫情中复苏。

长安街知事注意到,在俄罗斯“转向东方”的同时,西方对俄制裁反噬效应凸显,欧洲通胀及能源危机雪上加霜。

在俄罗斯决定无限期停止通过“北溪-1”管道输送天然气后,德国能源巨头Uniper表示,不排除德国最终考虑实施天然气配给。

普京远东行,对美释放关键信号

资料图

欧盟各国能源部长将于9月9日举行特别会议,讨论如何采取一些“紧急流动性措施”,来应对欧洲能源行业潜在的“雷曼危机”。

“欧洲种下什么就收获什么”,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今年冬天欧洲将面临严重的能源问题,欧洲的能源危机是“自食其果”。

与此同时,美国却“说一套做一套”,在诸多领域维持从俄进口,涉及产品类别数以百计。

美联社上月报道称,美国政府对俄罗斯施加制裁大约半年来,超过3600船木材、金属、橡胶等俄罗斯商品运抵美国,月均进口额10亿多美元。

报道称,美国号称要用制裁对俄经济造成“毁灭性打击”,但出于自身利益,在诸多领域维持从俄进口,涉及产品类别数以百计。如果禁止进口某些产品,美方相关产业所受伤害比俄方损失更甚。

美国把欧洲拖进战争泥沼,让欧洲独自面临即将到来的“寒冬”。正如英国前议员乔治·加洛韦所说,“美国准备好让乌克兰战斗到最后一滴血,最终,它也准备好让欧洲流尽最后一滴血”。

延伸阅读

普京亮相军演现场 微表情被捕捉

视察堪察加地区,现场观摩“东方-2022”军事演习,出席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近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开启了忙碌的远东之行。

在俄乌冲突仍在延宕的当下,普京此行引发了多方关注。“俄罗斯方面可能希望借此机会,向外界释放多重信号。”华东师范大学俄罗斯中心副主任张昕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俄罗斯“转向东方”势在必行,且正一步步成为现实。

亮相军演现场 微表情被捕捉

9月6日上午,普京亮相滨海边疆区的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现场观摩已经接近尾声的“东方-2022”军事演习。

俄军方媒体当天发布的一段视频显示,在指挥所中,坐在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和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中间的普京,时而拿起望远镜远眺,时而与身边人笑谈。“面露微笑的普京观摩大规模军演。”普京在视频中的微表情被西方媒体捕捉。


普京在谢尔盖耶夫斯基训练场观摩演习。图源:aljazeera

“东方-2022”军事演习于8月31日上午开幕,持续至9月7日落幕。俄国防部表示,来自中国、阿尔及利亚、白俄罗斯、塔吉克斯坦、蒙古国等上合和集安组织的13个成员国均派部队前来参演。参演总兵力超过5万人,投入武器装备约5000余件。来自35个国家的70多名外国军官,以及上合和集安组织成员国的观察员观摩了演习。

“这是一次国际性演习,美国声称俄罗斯正处于孤立状态,但事实证明并没有。”6日,俄罗斯红星电视台发表题为“我们有朋友”的报道中这样写道。而俄军事专家戈尔巴乔夫认为,这一演习对试图破坏亚太地区局势稳定的美国发出重大信号,即“我们不挑战你,但能最大程度地展示‘肌肉’”。

出席经济论坛 不走闭关道路

军演结束后,紧接着,就是东方经济论坛。即将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的普京,又起身前往符拉迪沃斯托克。

9月5日至8日,第七届东方经济论坛在远东联邦大学校园内举行。据俄媒报道,这届论坛的主题为“走向多极世界”,共吸引来自67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5000名来宾与会。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称,最大的代表团来自中国,有114人。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应邀对俄进行正式友好访问,并出席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印度、韩国、蒙古国等也都派团参加。印度总理莫迪、马来西亚总理伊斯梅尔·萨布里将通过视频致辞。俄罗斯方面预计将有4位副总理、约10位部长、27位地区行政长官出席论坛。


今年6月,普京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图源:russia-briefing

7日,普京将在论坛全体会议上发表以国际政治和经济形势为主题的讲话,并与应邀出席论坛的外国领导人举行双边会晤。

对于本届东方经济论坛所涉及的议题,张昕做出了以下预测:

一是面对西方国家不断加码的制裁,俄罗斯政府、企业、科技界等可能采取何种应对措施。

两个多月前,普京出席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并作主旨发言,提出俄经济发展六项主要原则。面对美西方发起的极限施压,普京强调,俄罗斯永远不会走闭关自守、封闭经济的道路。今年,俄罗斯推出了“平行进口”和在货币支付领域去美元化等策略,未来如何落实值得关注。

二是中俄代表会否在论坛期间,对两国在天然气领域合作进行进一步磋商。6日,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表示,已经把对中国的天然气出口付款方式从欧元和美元改为卢布和人民币。中俄如何在天然气领域展开进一步合作,也可能是本届论坛的讨论重点之一。

三是随着俄罗斯更多的把目光投向东方国家,那在于这些国家进行贸易、投资、科技合作方面会否有新的想法和计划。


俄气宣布,中国采购俄天然气将改用人民币和卢布支付。图源:aljazeera

张昕认为,总体而言,普京在远东地区的一系列动作向外界释放出了多重信号。首先,俄乌冲突爆发以来,西方对俄发起多轮制裁,俄罗斯希望借此机会向外界展示,在此背景下,俄罗斯依然有能力和信心保证多领域重大活动的照常进行;其次,在与部分欧洲和西方国家在经济、政治等领域的关系恶化后,俄罗斯想通过本次军演和论坛体现自己“向东转”的努力;最后,面对西方施压,俄罗斯希望能借此表明,俄罗斯有经贸、军事等多领域的合作伙伴。

张昕表示,无论是主动选择还是被迫接受的结果,俄罗斯“转向东方”已经势在必行,但具体如何展开合作,还要视具体情况而定。

本文标签: 普京  远东  欧盟  俄罗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