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捕65吨大黄鱼!比航母还大的养鱼船,真能让大黄鱼成为家常菜?

更新时间:2022-09-05 15:02:43作者:未知

起捕65吨大黄鱼!比航母还大的养鱼船,真能让大黄鱼成为家常菜?

大黄鱼,一种极其名贵的鱼类,市面上野生的大黄鱼有多昂贵呢?

就这么说吧,今年2月份宁海县一对父子出海捕鱼时,捕捞到了一条7.1斤的大黄鱼,猜猜卖了多少钱?

4.2万元!


网络图

一条鱼卖了4.2万,比别人卖1船鱼赚得都多!就这个价格还是别人先下手为强,野生的大黄鱼根本不愁销路,基本上是捕一条卖一条,个个价值不菲,就这还有人拿着几万块到处找人买野生大黄鱼还买不到。

为啥买不到?


大黄鱼

因为野生大黄鱼实在是太稀有了,自从上个世纪50年代大规模开始使用“敲罟[gǔ]围捕”的作业方式后,大黄鱼种群就面临崩溃,短短几十年的时间,大黄鱼就从无危升级成了极危生物,比大熊猫的灭绝等级都高,距离野外灭绝只剩下最后一步。


资料图

但另一方面,我看到了一条重磅消息,咱们国家的首艘10万吨级智慧渔业大型养殖工船“国信1号”,首批大黄鱼上市了,本次起捕了65吨。

可能很多人会有疑惑,明明大黄鱼的灭绝风险比大熊猫都高,为啥咱们还能捕捞65吨的大黄鱼?

其实,这些大黄鱼并不是野生的,而是养殖的,和过去不同的是,它养殖的地方并不是在沿海地区,而是在一艘船上,这艘船就是“国信一号”。


国信一号

国信一号

国信一号是一艘排水量13万吨的船只,山东舰和辽宁舰加一块,排水量也没有一艘养鱼船大,不仅如此,还有两艘同样级别的养鱼船正在建造,30万吨级的国信四号已经启动,未来也要加入养鱼大军。


国信一号

咱们虽然是基建狂魔,但修建那么大的船只为了养鱼,这事靠谱吗?

这还要从咱们的地理条件来看,过去咱们养鱼都是在沿海地区,但是咱们的沿海地区水域较浅,无法发展深水养殖,往往需要离岸上百公里才能找到适合深水养殖的区域。

在远离大陆的地方养鱼,投入成本实在是太高了,而且一场台风就可能将辛辛苦苦养殖的鱼儿打水漂,根本不划算。


网络图

但是另一方面,咱们国家其实人均肉类消耗量非常低,2020年中国人均肉类消耗量只有44.4千克,而美国是101.6千克,澳大利亚是89.3千克,我们连人家的一半都不到,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

在肉类食物中,水产品占据了一定的比例,根据数据显示2018年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水产消费达到了16.7公斤,其中绝大多数是淡水鱼,海洋鱼类的占比较低。

咱们虽然在近海也搞养殖业,但是养殖的大多是贝类,藻类,鱼类养殖面积只有75.35千公顷,占比仅为3.78%。


网络图

如果要在近海大规模养殖海鱼,很容易出现水质污染的问题,其实养殖淡水鱼也会出现水质污染的问题,所以在水库等对水质要求较高的地方,只允许投放鱼苗和捕捞,但不许投喂,因为投喂的食物本身就是水质污染的来源。

另外,咱们的近海海水并不深,即便近海养鱼,养殖的鱼儿种类也较少,不仅如此在遭受台风时还容易导致渔民损失惨重。

国信一号则不同,这是一艘专门的养鱼船,它的船长249.9米,排水量13万吨,载重量10万吨。船舱内有15个养殖场,单舱水体量超过了2个标准游泳池,能够在船舱内养殖大黄鱼,石斑鱼,大西洋鲑鱼,黄条

本文标签: 石斑鱼  淡水鱼  鱼种  国信  大黄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