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岁因长相太美被画在1元人民币上,婚后生下儿女,如今过得如何

更新时间:2022-07-26 08:20:53作者:佚名

16岁因长相太美被画在1元人民币上,婚后生下儿女,如今过得如何

第四版的一元人民币上,印着两个女孩,其中一位是侗族的姑娘,她因为长相太美,被著名的美术家画下画像,此后印在了一元人民币上,后来在婚后生下了儿女。

这位侗族的姑娘有何特点呢,画家为何会选择将她的画像印在人民币上?这一切还要从人民币的设计和发展说起。


资料图

经济流通,货币统一

1947年夏,解放军战争进入了反攻阶段,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在各地人民的配合下,取得了一个个战争的胜利,随着华北、西北、华东地区逐渐解放,各区之间经济慢慢恢复,加强了贸易联系。

可因为各地的财政系统都各不相同,使用的货币也不同,甚至不同的货币高达三百多种,于是就导致了经济流通不顺畅,给野战军的物资支援也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资料图

中央决定成立华北财经办事处,统一各地区的货币和财经政策。1947年10月24日,华北财经办事处正式成立,并开始着手开展货币统一的工作。

在将个华北、西北、华东地区的货币统一后,中央将三地的银行华北银行,北海银行和西北农民银行合并,组成了中国人民银行,曾任陕甘宁边区财政厅长的南汉宸被任命为了中国银行的总经理,维持全国货币统一的工作。


资料图

第一套人民币在设计时,董必武曾提出想要使用毛主席的画像,但在向毛主席提出申请时,却遭到了拒绝。毛主席称自己是党的主席,不是政府的主席,恐怕这样影响不好,于是就拒绝将自己的头像印在人民币上。

南汉宸之后又组织人员寻找素材,之后确定了将解放区劳动的生产建设作为人民币的票面。有了票面后,南汉宸又请董必武为人民币题字,董必武在人民币上庄重的写下了“中国人民银行”六个美观大方的楷书字体。

最终这些设计好的人民币发行到了市面上,共有十二个面额和62种版别。百姓们对于这种新型的纸币十分感兴趣,也被上面劳动生产的画像所吸引。


资料图

第一套人民币的发行也为此后人民币改版奠定了基础。随着时代的变化,人民币也在不断更新。

自1955年3月1日起,第二套人民币在市面上发行,并收回了第一套人民币,第二套人民币的设计吸取了第一套人民币的经验,与时代相结合,人民币上的图案主要采取新中国建设的风貌,向百姓们宣传中国共产党革命战斗历程。

1962年,中央发行了第三套人民币,设计以我国的经济和农业为基础,以宣传我国的富强和团结。


资料图

每一次新发行的人民币都在技术和图案上进行了创新,自第四套人民币开始,人民币上的画像采取了真人为原型,在技术上也得以创新,正面印为人物,背面印的是中国的名胜古迹。因为制作工艺的创新,第四套人民币也成为了筹划设计时间最长的一套人民币。

1967年1月,总行就提出了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设想,但直到1985年才最终敲定方案,这在中间的18年,人民币的设计究竟经历了怎样的曲折?

根据主题,寻找女子

从第一版人民币人民币开始,每一版的人民币上都会增加文字的种类,为了使得少数民族也能够更好使用。


资料图

第四套人民币除了增加了不同种类的文字之外,还增加了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而这些少数民族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真实的人物原型刻画的,设计师在找寻合适的人物上,花费了不少时间。

1977年,身为新中国的第一美术家,侯一民被上级安排负责设计第四套人民币的图案。

当时中央给出的第四套人民币的设计理念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体现中国各族人民意气风发,团结一致的主题思想。


资料图

侯一民为此苦思冥想,虽然之前也担任过第三套人民币的设计,但这次的主题比较深刻,不好下手,侯一民在家思考了几天,做出了一些方案,但都觉得没能十分贴切主题,追求完美的他将这些方案一一推翻,整天在家中闷闷不乐。

妻子邓澍看到他如此郁闷,就让他出去走走,说不定还能找到一些灵感。侯一民觉得这也是个好方法,于是决定找个地方散散心。

考虑到人民币的设计主题是少数民族,侯一民向打听了贵州有许多少数民族的村寨,于是就决定前往贵州,找找创作灵感。


资料图

收拾好行囊后,侯一民踏上了前往贵州的火车。在到达贵州少数民族的村寨后,侯一民发现此地的村民都身穿着极具民族特色的衣服,少数民族女子的淳朴笑容也深深地吸引了他。一时之间,侯一民便有了灵感。

他可以找一个长相清秀的少数民族女子,以她的画像为原型设计在人民币上。这样既能体现出美观,也能展现出对于我国对少数民族的包容性。

有了想法后,侯一民立即付之行动。他背着画板,奔走在了贵州热闹的街道中,希望能够碰到合适的女子,为她画下画像。


资料图

这一天,侯一民来到了洛香镇,看到集市上十分热闹,于是便走入了其中,周围的人纷纷的在看集市上卖的东西,而侯一民却在观察逛集市的人。

集市上的女子很多,也大多穿着少数民族的服饰,但长相具有民族特点的女子却很难找,侯一民找了一上午,也没有什么收获。

正当他坐在集市的街边歇息时,他注意到了一个女孩,她身穿着侗族的传统服饰,头发盘的十分端庄,眼睛深邃动人。她在谈笑间无意展露出的灵气和温婉,深深地打动了侯一民。


资料图

这名女子的形象就是侯一民心中所想的女子形象,于是他赶忙上前向女孩介绍了自己。女孩在得知侯一民的身份后,对侯一民十分钦佩,侯一民当即表示要为她画一幅画像。

二人在交流期间,侯一民得知了这个女孩名叫石奶引,是侗族人,今年才十六岁。石奶引之前并未有过画像的经历,侯一民在提出要为她画画像时,出于好奇,石奶引便同意了。

侯一民在街边找了一块相对安静的地方,开始给石奶引画起了像,他刻意让石奶引侧着坐,为她刻画出了侧面的画像。

很快,画像就画好了,石奶引看到画像后,忍不住发出了感叹:“画的真好!”


资料图

之后侯一民向石奶引表达了谢意,便带着画像离开了。当时的石奶引并不知道侯一民为她画像是要印在人民币上,以为只是画家在积累素材,于是也并没有在意。

侯一民在为石奶引作完画后,回到了家中,盯着这幅画像反复的观看,越看越觉得石奶引有着少数民族独有的风范,他将此画拿给了身边的画家朋友们看,众人也纷纷表示,石奶引的形象十分符合少数民族的特征。

于是不出意外的,石奶引的画像被最终敲定为人民币的素材,印在了使用量最多的一元人民币的正面。

石奶引靠着清秀的且带有民族特色的容貌,成为了人民币上侗族人民的代表,然而她的生活却不像容貌这般出彩。


资料图

嫁为人妇,生活艰难

石奶引出生于1961年,家乡是在庆云乡,因为家中祖辈都是侗族人,因此石奶引也成为了侗族的一份子。

石奶引从小就长相清秀,有着一头乌黑靓丽的头发,是寨子里的一枝花。

然而因为家中贫困,孩子还多,父母都是农民,没有钱供孩子们都上学。石奶引只上了几天学,就辍学了。

在上学的这几样,石奶引只学会了写自己的名字,由于没有文化,石奶引只好帮着家里干一些粗活。家中当时有一台闲置的织布机,石奶引因为也没有其他的玩具,就对织布机十分感兴趣。


资料图

在母亲的引导下,石奶引渐渐地学会了如何织布,而且越织越好,织出来的布十分紧密,不易破损。之后石奶引自学了染布技术,将自己织的布染上了鲜艳好看的颜色,并给家人做了好几身衣服。

寨子里的姑娘们看到石奶引做的布料如此好看,纷纷前来讨教织布染布的技术,石奶引也很是热心肠,将自己的经验倾囊相授。石奶引人美心善的名声从此开始在寨子里传开。


资料图

随着石奶引长大成人,她的婚事也被父母提上了日程,当时因为长相清秀,石奶引的身边有许多男生追,但当时女子的婚事都是全听父母的安排,即使石奶引有中意的人,也无济于事。

1984年,经媒人的介绍,父母将石奶引嫁给了隔壁村的男子石学海,二人在结婚前,连面都没有见过,石奶引自称自己是盲婚哑嫁到石学海家的。

本以为结婚能够改变自己的命运,可石奶引在跟随丈夫来到了他的家中后,发现丈夫家中的条件比自己家还差,甚至七个兄妹挤在一间屋子里生活。


资料图

可是二人已经结婚,石奶引无奈只能接受了这一情况,不过好在丈夫人好,对待石奶引十分好,石奶引之后也不在意丈夫的贫穷,与丈夫好好的过起了日子。结婚不久后,石奶引为丈夫生下了一儿一女,凑得了一个“好”字。

有了孩子后,家中的生活更加困难,不过好在二人都肯干,在家中干着农活,勉强能够维持着生活。

在二人的抚养下,儿女们都健康的长大了,家中的日子虽然贫困,但是一家人在一起总是有所依靠。


资料图

后来,石奶引捡起了自己织布的手艺,利用干农活的积蓄,买了一台简易的织布机,利用自己织的布,做一些手绢,绣花鞋,布偶等等拿到集市上卖,为孩子们积攒下上学所需的学费。

因为常年织布染布,石奶引的手上结下了厚厚的一层老茧,指甲盖也因为燃料的浸泡变得发黑,深入到了皮肤里,怎么洗也洗不掉。之前那个灵动美丽的女孩形象,也离石奶引远去了。

自1987年4月27日起,第四套人民币便正式开始发行。除了侗族姑娘石奶引,还有十几个少数民族的代表人物,这些带有民族色彩的人民币,深受大众的喜爱。


资料图

起初,石奶引在看到钱上的画像时,一眼就认出了画像中的女子是自己,可自己的画像怎么会跑到人民币上呢?

经过反复思考,石奶引才想起来,自己年轻时曾经接受过一位画家的画像。石奶引本想着自己此生都见不到这个画像了,可没想到现如今,印着自己画像的人民币,走进了千家万户。

周围的亲人当时看到钱上的画像时,也觉得像是石奶引,但是不敢确定,经过询问石奶引后,众人才相信那上面的画像就是石奶引,曾经作为寨子里的一枝花,石奶引的画像能够印到人民币上,无疑是十分荣耀的一件事。


资料图

很快,石奶引是一元人民币上的画像这件事传开了,一些新闻媒体在听说这个消息后,纷纷前来石奶引家进行采访,将石奶引的故事刊登在了新闻上。

没过多久,石奶引就火了起来,有许多人慕名前来,先要一睹石奶引的芳容。石奶引也十分热情的欢迎来客,对于石奶引来说,这也为她平淡无奇的生活增添了一分色彩。

石奶引的爆火,也带动了贵州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寨子的负责人,特意在寨子的入口处,贴了一张宣传石奶引的海报,以此吸引游客。

不过石奶引虽然火了,但她的生活依然没有发生很大的改变,石奶引与丈夫一年的收入也不到两千块钱,直到2017年,石奶引一家的生活才有了质的飞跃。那么2017年,究竟发生了什么事呢?


资料图

村里致富,生活改变

2017年,果树种植专家凌裕平来到了贵州当地考察,而他此行的目的,就是为当地解决果树种植问题,带领大家发家致富。

凌裕平带领团队在贵州的贫困村落中进行专项扶贫,在一次与村子的干部们交谈的过程中,凌裕平得知了石奶引的故事,对石奶引也十分的感兴趣。

之后,凌裕平来到了石奶引的家中,见到了人民币上的真人形象,可他却没想到,石奶引的家中这样贫困,爆红也并没有为石奶引来了经济上的富裕。


资料图

在仔细询问过石奶引家中的情况后,凌裕平得知了石奶引家中贫困的原因。石奶引与丈夫种植的农作物是水稻,但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再加上海拔较高,一年只能有一季的收成。

而在我国南方的亚热带地区,水稻可以达到一年两熟,甚至是在一些温度较高的地区,水稻能够达到一年三熟。

石奶引一家就指望每年一季的收成,产量太低,自然经济效益就低。在凌裕平看来,石奶引家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利用好土地。

凌裕平经过初步的评估,给石奶引提出了解决的方案。石奶引家的六块水稻田,依然保持不变,继续种植水稻。


资料图

但在种植水稻的同时,也可以同时在水稻田中,养一些黄鳝和泥鳅,这样既可以改善土壤贫瘠的问题, 也可以之后在市场上卖了赚钱。

稻谷收割后,也不能让稻田进入“空窗期”,要合理地利用资源,可以在稻田上种植一些蔬菜水果。

在得知石奶引家在山上还有一块荒地时,凌裕平带着团队前往荒山上进行了考察,发现那里土壤条件很差,无法种植农作物,只有长得很高的杂草。


资料图

在经过专家们对土壤进行采样后,最终找出了适合在荒山上种植的速生林,因为之前没有种过,石奶引家也成为了种植项目的试点,如果能成功,那么附近村子中的荒地将能得到有效的利用,也会为村民们带来一笔不小的收入。

石奶引因为刚开始接触这种新型的农作方式,对很多东西都不熟悉,凌裕平就带着相关人员亲自给石奶引示范。在凌裕平的帮助下,石奶引渐渐地上手,与丈夫一起,全身心的投入到了农产品的种植中。


资料图

凌裕平之后经常定期前来石奶引家中了解情况,给出一些指导建议和技术方面的支持。

在众人的努力下,石奶引家的树苗都成功的存活了下来,稻田也得到了合理地使用,夫妻二人的收入也逐渐提高,2021年,经村里的干部调查统计,石奶引一家依靠农作物的年收入已经达到了两万左右。

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自然以提高了。石奶引的家中买了冰箱,电视机等一些之前想都不敢想的家具,日子也过得越来越好。


资料图

石奶引家的成功案例,也带领了当地的村民一同发家致富,石奶引还经常将自己种植的经验传授给村民。如今在石奶引所在的村子中,农业与旅游业一同发展石奶引也与村民们过上了简单而又幸福的生活。

结语

虽然如今第四套人民币已经停止使用,但人民币上少数民族的形象一直都停留在人们的心中。

当初那个吸引侯一民画家的清秀女孩石奶引,如今在国家的政策下,脱贫致富,并带领村民一同富裕起来。

这正是应对第四套人民币的创作理念,我国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各族人民一家亲,意气风发,团结一致。

本文标签: 侯一民  毛主席  石奶  画家  庄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