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 农田水利工程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更新时间:2022-07-11 17:50:28作者:佚名

瞭望 农田水利工程如何打通“最后一公里”

恨虎坝中型灌区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让村民既是用水户也是“项目投资方”,解决了农田水利工程“一年建、两年用、三年坏,有人用、无人管”的“最后一公里”难题

文 |《瞭望》新闻周刊记者王长山 杨静 浦超

面对农田水利工程由政府一家负责,实际工作中存在重建轻管、效益低下等“最后一公里”问题,云南陆良县恨虎坝中型灌区引入社会资本和市场主体,让农田水利工作从政府“独奏”转变为政府、社会资本、群众“合奏”。

记者了解到,项目试点可解决群众用水难、用水成本高等难题,还可发挥社会资本作用,有效提升水利工程管护水平,走出一条山区水改新路。


2022年6月7日,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一位村民展示他家的农业水权证 浦超摄/本刊

从“独奏”到“合奏”

恨虎坝中型灌区位于陆良县小百户镇炒铁村,地处浅丘缓坡地带,雨季(5月至10月)降水量占全年86.2%。项目区有农户1050户,灌溉面积1.008万亩,主水源为807万立方米的恨虎坝水库,已建干渠10.8公里。试点前无支渠等配套设施,群众拉水灌溉成本高,水库每年有350多万立方米水用不出去,大家望水兴叹。

2014年,陆良县恨虎坝中型灌区作为全国试点,探索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运营和管理,以期激发市场和群众活力,改变政府一家负责的建管模式。

陆良县水务局局长平俊林说,陆良县全面放开社会资本参与范围和准入条件,以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和水权分配制度改革为基础,以群众全程参与为前提,以良好政策环境和优质服务为保障,充分发挥农业水价的杠杆作用。

恨虎坝中型灌区2014年发布招商公告后,经过招商现场答疑、招商比选,经过严格程序确定中选企业——甘肃省大禹节水集团。

大禹节水集团与陆良县政府签订协议,并采取“企业+合作社”模式,由企业和合作社(炒铁为民用水专业合作社)按7︰3的比例出资组建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成为农田水利投资、建设、管理主体。合作社社员多的几十股少的几股,每股500元,共筹资193万元入股,在管护用好工程的同时,收益按7︰3比例分红。

试点项目区主要供水水源为恨虎坝水库,项目总投资2711.71万元,通过各级政府配套、社会融资、群众自筹三种途径筹措。主干管和泵站由政府投资,田间支管和配水管等配套设施靠引入社会投资646万元。其中,引入大禹节水集团投资452万元。

项目新建泵站2座,铺设干支管道243公里,田间管网1111公里,配套用水自动化控制系统和田间计量设施548套,实施微灌高效节水灌溉面积1.008万亩。

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赵康师介绍,项目建立政府与投资企业风险共担机制,在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情况下,投资企业资本收益和折旧之和低于7.8%时,由政府补足相应缺口部分资金,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2022年6月7日,云南省陆良县小百户镇一位村民正在察看地里的喷灌设施 浦超摄/本刊

“出了小钱成本低”

“打开开关就来水,想什么时候用就能什么时候用,旱季也不怕了。”49岁的炒铁村村民高月华说。

据了解,高月华家水田和旱地共约20亩,过去浇地只能到三四公里外的永清河拉水,往返一趟需3小时,一次能拉700多公斤。以烤烟种植期为例,那时河里的水也很少,还要“抢水”。虽然浇地不花钱,但拉水的成本在每亩200元以上。现在每立方米水0.79元,每年用100立方米水成本还不到80元,花费大幅降低。

炒铁村村委会主任、合作社理事长钱建祥说,过去只能抽水、运水、田间水池蓄水、再浇地,用水的人工和成本太大。现在由于用水有保证,土地种植作物可达两三季,收入是过去的两三倍。

因灌溉条件改善,这里的土地也成了“香饽饽”——每亩地租金超过2000元。小百户镇镇长赵路见介绍,通过水价改革,群众用水方便,提升了土地的复种指数,村民种植作物丰富起来,并减少了单一作物产生的病虫害问题,土地租赁价格提升。“过去有地都难租出去,现在土地租金价格比周边高1000多元。”

“这样的模式得到村民肯定。为此,在初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形成上,我们积极建立机制。”平俊林说。

玉米每亩25立方米、烤烟每亩30立方米……灌区农作物年灌溉用水有定额,设立水资源总量控制红线和用水效率红线,建立实施初始水权分配机制。

“按就低不就高原则,我们确定项目区用水总量控制线。”钱建祥说,分解到项目区用水总量指标350万立方米,经测算,实际用水需求总量定为323.38万立方米。这为水价形成机制等提供依据,粗放用水变为精细用水管理。

从重建轻管到管护到位

“改革前,管护经费缺少保障,管护责任难以落实,用水管理比较粗放,灌溉水利用系数仅0.4。”平俊林说。

据平俊林介绍,过去水源工程由陆良县灌区管理局恨虎坝水库管理所管护,管理所向用水户按每立方米0.04元收取原水水费。由于价格过低,水费收入难以保障水库良性运行。同时,渠道设施由村集体管护,不收取任何费用,但也因为经费短缺,一些水利设施建成两三年就不得不“晒太阳”。

陆良在水价改革中建立田间工程管护机制,明晰田间工程产权和管理责任主体为陆良大禹节水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把运行维护成本摊入执行水价,在收取的水费中列支,改变以往只建不管、有人用无钱修的困局,确保田间工程良性运行。

同时,当地制定《田间工程管护办法》,明确田间工程管护范围、管护职责、管护人员数量、报酬标准、维修养护经费,各项费用供水成本,从水费收入中列支;明确具体经费支付方式、考核办法;明确企业、政府、群众各方职责,确保田间工程管得住、管得好、长受益。

为使公司与农户有效合作,村民自愿组建用水专业合作社,参与水利工程建设管理和运营。村民既是用水户也是“项目投资方”,更能发挥主人翁精神参与工程管护,有利于长期管护好、利用好水利设施。

记者看到,灌区玉米等农作物长势好,喷灌软管正均匀出水浇地。“哪里水管不通了、喷头有问题,群众自己就会解决。”钱建祥说。

改革也给企业带来收益。据了解,项目采取特许经营模式,特许经营期20年。经测算,正常年景社会资本回收期7年,20年运行期公司累计可计提折旧和收益1911.8万元。

赵路见说,这种模式下,灌溉水利用系数可提高到0.85以上,解决了水利工程“一年建、两年用、三年坏,有人用、无人管”的难题。

“通过建立水权分配、合理水价、社会资本和合作社参与等7项机制,有效破解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问题。”陆良县委书记刘吉飞说,试点初步实现农田水利设施完善、工程良性运行、供水有效保障、产业快速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等改革预期目标,形成社会资本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管的新模式,初步实现群众、企业、政府三方共赢。■

本文标签: 水利工程  瞭望  灌区  水库  项目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