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隔一年立陶宛突然对华服软,是大势所趋,还是形势所逼

更新时间:2022-12-04 07:40:39作者:智慧百科

时隔一年立陶宛突然对华服软,是大势所趋,还是形势所逼

曾经多次对华大放厥词的立陶宛经济部长,近日突然在接受采访时,改口表示:想要完全排除中国是不可能的。在多次干涉台湾问题,挑衅中国大陆后,立陶宛希望恢复对华贸易。



资料图

这样的转变,到底是大势所趋,改口服软,还是形势所逼,下次还敢?

立陶宛的一再转变

立陶宛,波罗的海国家,欧盟成员国,离中国远,国家体量小,自认与中国贸易影响有限,为了给美国送投名状,勇当“反华急先锋”:立陶宛恶意挑衅,故意退出中国中东欧“17+1”,不顾中方严正抗议和反复交涉,故意在台湾地区设立所谓“代表处”,中方召回大使,两国外交关系降为代办级。

实际上,2018年时任立陶宛总统格里包斯凯特访华时,还称中国为“战略伙伴”,但在瑙塞达上台后,亲美势力膨胀,立陶宛凭借不断地作死恶化对华关系,使得两国之间紧张关系加剧,中企离开立陶宛,也不再从立陶宛购买奶酪、粮食、木材等产品。

对此,当时一些西方经济专家表示,立陶宛与中国大陆之间的贸易量不大,加大台湾市场互动,立陶宛是赚了。立陶宛外长兰茨贝尔吉斯甚至表示:中方的反应是暂时的,两国关系还是会一点点正常化。



资料图

但立陶宛企业很快发现了情况不妙,全球产业链下并非单独的贸易关系,离开中国市场对立陶宛企业来说简直是重大打击。在一波波数据亏损打击后,瑙塞达公开认错,允许台北代表处以“台湾”为名是错误,他本人没就此事“得到充分协调”。

不过这次认错,也只是立陶宛政府内部的互相推诿甩锅,这些政客们并没有认识到自己错在何处。

直到现在,立陶宛经济部长阿尔莫奈特终于承认了,无法与中国脱钩。

形势所逼也是大势所趋

实际上,疫情冲击下的经济,再加上俄乌冲突爆发的背景,整个欧盟的经济状况都不太理想,那么与中国交恶,与俄交恶的立陶宛情况则更为糟糕,中欧班列不再经停维尔纽斯,失去中国这一庞大市场,经济不断下滑的立陶宛成为了欧洲通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资料图

可以理解为什么立陶宛动了重新与中国恢复关系的心思。

对于立陶宛来说,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的访华之行或许很有借鉴意义。在欧洲陷入能源紧缺、经济下滑萎缩的情况下,一个稳定的、巨大市场将有助于欧洲恢复经济。这是经济方面的原因。

目前立陶宛国内的通胀率高达24%,几乎与战火中的乌克兰不相上下,自然引发了民众对执政党的不满,有超七成的民众要求改选政府。而原本在立陶宛背后撑腰的美国,现在都表示不能与中国脱钩,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公开表示,“中美两个世界最大的经济体不应该互相孤立”。美国都倒向了,立陶宛找不到还要坚持的理由,没有美国的撑腰,立陶宛的挑衅毫无意义。这是政治方面的原因。



资料图

足够多的损失和美国的“抛弃盟友”行为,立陶宛现在大概想明白一些了。(晋玄)